-
日期: 2015-10-17 | 来源: 葡尾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十九大 | 字体: 小 中 大
看点之外,舆论层面的担忧也处处在、时时新。以王岐山为例,其配合着习近平在3年时间里进行的反腐与吏治成绩有目共睹,十九大之后,谁人来掌、能否掌得了,符号性意义不容小觑。再如习近平高调启用旧部,难免引来政治腹诽,如何在十九大换班之际保障顺利过渡,也是中共深思熟虑的重中之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十九大常委名单已呼之欲出。根据公开资料,历次党代会换届前,人事准备工作会提前一年半讨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首先确定原则并成立专门班子,负责“两委”人选的推荐考察、提名工作。入“两委”候选名单可以视为第一道闸门。2011年10月,十八大前一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时任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指出,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不仅对开好党的十八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2月19日,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坚持政治家标准,做好十八届中央‘两委’人选考察工作,提高考察质量。”
具体考察时,对“两委”人选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一般民主测评称职以上得票率多数超过90%,民意调查满意率多数在80%以上。十七大召开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派出60多个考察组,分赴中央、国家机关部门,中央金融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察。中央军委同时派出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军区级单位进行考察。
而至为关键的最终常委名单,其最终敲定则会等到党代会召开当年进行。据称,十八大前,中共高层曾至少召集了两次党内“海选”。2012年5月7日,全部中共中央委员集合北京,闭门海选。7 月23 日,省部级主要官员专题研讨班上,再次进行相当正式的投票。
所以,距离十九大尚有两年时间,其中尚存在相当大的变数,目前轻言名单显然有操之过急之嫌。五中全会的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但更多含义应该是兼而考虑十九大整个人事布局,提前预留空间,而实质性的准备工作则只能待来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