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10-21 | 來源: 網易娛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琅琊榜 | 字體: 小 中 大
口碑爆棚的熱播劇《琅琊榜》上周收官,“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的梅長蘇俘獲了眾多劇迷的心,劇中的眾多演員也因此人氣急升。前晚該劇在韓國首播,也隨即成為熱點話題。
盡管《琅琊榜》在中國的播出已經落幕,但是網絡上該劇的熱度和話題依舊在發酵,有意思的是,在投資人眼中,《琅琊榜》其實堪稱壹部精彩絕倫、深藏秘訣的投資故事。作為身負情懷和使命的“投資者”,江左梅郎憑借運籌帷幄之謀略、縱橫捭闔之手筆,最終成功扶持靖王上位,完成了壹筆絕妙的“價值投資”。而在文化界人士眼裡,包括該劇的人物原型、禮儀風范、服飾擺設甚至飲食風味,都讓人津津樂道。
《琅琊榜》的落幕,讓不少追劇的粉絲有壹種“失戀的感覺”,歎息那個重回戰場的小殊再也沒有回到好友景琰的身邊,憂愁蘇宅的人去樓空。如今,《琅琊榜》已經火到韓國,有消息稱在韓國觀眾中評分同樣很高。
《琅琊榜》的火熱,讓影視圈中對熱門網絡小說的追捧之風更盛,如今頻頻傳來網絡小說被搬上熒屏的消息。但是,不是所有的改編都叫“琅琊榜”,網絡小說並不是收視和口碑屢試不爽的良藥。
可以說,《琅琊榜》的成功之處除了對小說的高度還原外,在電視劇拍攝中的嚴謹和對細節的追求,才是其制勝之道。但如今某些網絡小說改編卻頂著“熱門IP”之名只取噱頭而已,故事改得面目全非、制作上也走的是雷劇路線,讓書迷捶胸頓足難過不已。這樣的作品,只想搭“IP”的快車而沒有正確的創作態度,又怎能輕易成為現象級強IP?
對熱愛網絡小說的書迷來說,喜歡的作品搬上熒屏當然是壹件樂事,但如今更多的書迷現在對於IP熱愛恨交加----既期待書中人可以變成鮮活的映象,又擔心演員選角不當和作品制作粗糙、故事改編不當而造成的“毀經典”。期望和失望之間患得患失的觀眾,大約都在等待下壹個攪熱江湖的“江左梅郎”。
財經界:劇中暗含投資秘笈
《琅琊榜》中,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進行了壹系列的斗爭。在國仇家恨、兄弟情義的漩渦中,梅郎見招拆招、游刃有余。但是,在大部分觀眾為梅長蘇和各位演員的風采所折服時,金融圈人士則透過古裝劇情看到了壹部“投資大劇”,認為其中暗含投資秘笈,“梅郎給我們上了壹堂生動的價值投資課!”
梅長蘇要完成平反冤案的使命,就必須采取壹定策略。劇中梅長蘇每壹個舉動都有清晰的策略,無論是扳倒謝玉,還是太子、夏江,都有周密的部署,這就像投資理財壹樣,要在漲的時候有應對策略、跌也要有應對策略,對資金的使用周期也要做好調度。
從方式上看,翻案可以通過“投機”脅迫梁武帝,也可以通過“反向操作”造反奪帝,但是梅長蘇最後選擇了“價值投資”的正道,選擇扶持明君、振興山河,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平反冤案。在財經界人士看來,價值投資同樣要“走正道”,要著眼於長期回報,而非短期盈利,“需能戒急用忍,不為短期利益誘惑或損失所動,長期持有價值標的,靜候資產羽翼豐滿”。
盡管太子和譽王當時聲勢正盛,但只有靖王和梅長蘇才有共同的目標,因此選擇靖王是梅長蘇的雙贏選擇。而且當時靖王是壹位被低估的帝王之才,具有純良心性與超凡成長力,“這恰是價值投資的體現”。不少財經人士在網絡上表示,價值選股、理性投資、更多關注被低估的、績優的成長概念,就是梅長蘇所帶來的啟示。最關鍵的壹點,是“靖王股”必須具有潛力價值,“要是按照股票來說,‘靖王’這只股票有3個特點:身份低微(市值低)、不受皇帝待見(估值低),但在外屢立軍功(財務數據殷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