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5-11-10 | 来源: 凤凰娱乐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谢霆锋 | 字体: 小 中 大
一个多月前,谢霆锋创立的特效制作公司“PO朝霆”被曝出将结束香港业务,解散过百员工,一时间谢霆锋“事业陷入危局”的报道甚嚣尘上。而就在11个月前,PO朝霆才刚刚成功借壳汉传媒上市。手持汉传媒18.98%股票的谢霆锋,是这间上市公司最大股东。受到资本市场追捧,他所持股票一夜之间飙升1.4亿港币,堪称业界神话。当时,对于这位当红明星的商业天赋,媒体不吝溢美之词。
仅过去不到一年时间,为何形势发生如此突变?
记者带着疑问造访了PO朝霆(北京)分公司,却得知北京分部仍在扩招----电影、广告等项目一派欣欣向荣,丝毫未见颓势。不仅如此,在今年3月底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上,PO朝霆低调曝光了上海、杭州和台湾分公司成立的事实。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后期制作,谢霆锋在饮食、时尚、电视等领域也早已布下一盘大棋。都说明星的使命是娱乐众人,但在明星这件商品背后,谢霆锋通过商业领域的跑马圈地向世人证明,他正在最大限度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2011年4月3日,如果谢霆锋没有在铜锣湾开平大道一号的Cubus大厦出现,大众无止境的八卦目光对准的依然是他的家庭、恋情和豪宅,与其他艺人别无二致。当天,是“PO朝霆”公司香港总部正式扩营乔迁的庆祝仪式,谢霆锋第一次以老板身份郑重出席。
关于谢霆锋“老板”的身份,最早是导演王晶在采访中说漏嘴,“PO是香港最出名的特效公司,谢霆锋就是老板之一,行内人都知道。”PO成立于2003年,全称为Post Production Office Limited,直译为“后期制作有限公司”。中文名为“朝霆”----取谢霆锋名字中的“霆”字,意指蒸蒸日上。
做一间香港人自己的后期公司,一直是谢霆锋的梦想。2002年,英皇投入超百万为谢霆锋拍摄《玉蝴蝶》的MV,后期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谢霆锋百思不得其解,将整个MV的制作过程梳理了一遍,方知问题出在制作上。当时,香港本土的后期制作都被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外资公司垄断,这些公司收价昂贵,提供的服务却并不理想。“香港没人做吗?”谢霆锋问了一圈懂行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摇头。
是困境,也是商机。看到了后期市场的巨大潜力,谢霆锋决定自己创业。他向银行抵押了房产,得到了370万港币的创业资金。起步之初,公司只有四个人。那一年谢霆锋只有23岁,砸吉他、顶包案、三角恋……形象叛逆,负面新闻缠身。
为了避免让公司成为众矢之的,谢霆锋选择了“隐形”。“当时我一个年轻人,怎么说服别人信任你,跟着你闯天下?刚开始两三年,经常有人在外面和我的员工说,‘你小心点,你们老板他一天不红,你们就没薪水可以发了,他不是靠这行赚钱,他也不看重这个。’”谢霆锋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有同行来公司做后期,碰见他打招呼,“霆锋你也来配音?”他只能敷衍着说“是啊”,同时也会试着向对方“打探”一下:“这家公司怎样,还不错吧?”
起初,谢霆锋赌上房子去创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狄波拉曾放出“谢家没有人能做生意成功”的言论;谢贤也向媒体透露过,一开始谢霆锋没什么经验,被卖机器的人骗了一大笔钱,“我告诉他你被人家骗得起就被骗吧,我帮不了你。”不过,幸好,“我儿子人缘很好,有人愿意帮他。”
PO执行董事杨文杰,是谢霆锋找到的第一个商业伙伴。他先后就职于两家顶尖制作公司:Show Reel、Centro Digital Pictures Ltd.,既擅长技术又懂管理。杨文杰回忆与谢霆锋初见的情景,“起初我并不抱有大的期待,心里想,‘谢霆锋,这个坏小孩能做什么事’。”
但几次交谈后,杨文杰有所改观,“他和媒体描述的不一样。很坚定,有长远思维和规划,对行业、对挑战看得很清晰。最重要的,他的愿景和决心,说‘香港人要证明一下自己’,这个很鼓励我。”
经过商量两人决定,以广告制作为业务切入点。“当时我手上有三个广告合同,我专门征求过制片人和导演的意见,如果我成立公司,是否能承接这些广告的后期制作。”在接受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采访时,谢霆锋说。
这个策略使得PO很快在市场站稳脚跟。凭借口碑,PO相继拿下汇丰、渣打、长江实业以及亿万豪宅“天玺”等在内的大客户。“外国相机品牌佳能、索尼、奥林巴斯等都是我们的客户,很多人以为这些广告后期由外国人做,但其实全部都是Made in Hong Kong。”杨文杰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