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1-17 | 来源: 柏丞博客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江泽民 | 字体: 小 中 大
那么,如今人们又是如何评估江泽民在这十三年中的施政表现呢?
曾经担任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秘书的鲍彤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界,把这十三年分为之前的三年和之后的十年:
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全面倒退的过程,政治上倒退,经济上倒退,因此,才有了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南巡讲话并没有扭转政治上倒退的趋势,但是它确实促进了经济上继续沿着1979年以来的改革过程、改革方向前进。
同样在中共高层工作过的吴稼祥用形象化的语言比较了邓小平时代和江泽民时代的异同:
如果说,邓小平时代是拆除这个国家旧的建筑、建立新的大厦的时代的话,江泽民时代就是进行内部装修的时代。
当然,吴稼祥所说的内部装修指的是经济改革。接着,他进一步分析了邓时代和江时代的特点:
邓小平是在全国人民都认为不可干的事情上、至少是共产党领导阶层里面非常多的人认为不可干的事情上,他把这个事情做成了,比如改革开放,因为邓小平执政的时候,改革开放是大多数党员思想上还没有通的事,而江泽民呢,是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认为应该干的事情上,他却没有干,这就是政治改革这件事情。
但在美国的华裔自由撰稿人高新却认为,外界评论中国事务时所说的政治改革与中共自己所说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回事儿,前者指的是允许自由选举、多党竞争,后者指的则是共产党内部的机制完善:
如果我们指的是外界所说的、尤其是民运人士所说的那种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无论是邓小平,还是胡耀邦、赵紫阳、一直到后来的江泽民,他们确实从来没有动过,也没想过动,但是,如果我们指的是中共自己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江泽民刚刚上台时,确实是停止了,而且,如果比较一下中共十四大报告和十三大报告,还有向回退缩的迹象,但是,我们再往后看,当江泽民不再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词,而是笼统地使用‘政治改革’这个词汇时,我们就会发现,江泽民在共产党内的政治改革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三个代表’的提出。我认为,‘三个代表’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为共产党的进一步转型进行理论上的准备。
三个代表:两种可能
许多学者认为,“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向社会民主党性质的政党转型。但是,曾经写了一本名为《江泽民的遗产》的书、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的郑永年认为:
‘三个代表’,往哪个方向转型?我觉得,既可以往民主的方向转,也可以往继续保持它的专制的方向转。如果中共把各个阶级都吸纳到党内,但共产党怎么代表他们的利益呢?首先要有一个利益表达机制,如果你光强调说我代表你的利益,但不让你表达,那这也是一种专制的做法,是共产党传统的做法,就是说,我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但实际上工人农民的利益它根本没代表,因为工人农民没有利益代表机制。
刘宾雁也承认,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理论,是想继续扩大中共的统治基础,但他指出:
实质上,我认为,假如想把这个党变得更好一点,在中国有更大的合法性,首先要扩大党内民主,因为旗号、名义这些东西并不重要,我认为,这十三年下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共党内的民主并没有扩大,反而在继续缩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