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01 | 来源: 理想国imaginist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生活指南 | 字体: 小 中 大
? 听音乐会该穿什么? ?
对服仪与礼节,我其实常有许多质疑。
我并非标新立异,也没想打破规矩,但或许是曾在伦敦求学,处于这个阶级严重又势利市侩的社会,自然会有许多反思。比方说为何正式场合不能穿牛仔裤?英国许多高级旅馆的餐厅或休息室,甚至禁止客人穿着牛仔裤。这是因为牛仔裤“不得体”,还是纯粹阶级观念使然,认为“工人阶级穿着”没资格进入上流社会场合?当牛仔装早已成为世界各大时装重镇每季伸展台上的常客,我们还能觉得它不合宜吗?而经过文史考古与思辨分析后,最后我们又该秉持什么原则,什么才是“合宜”与“合仪”?
2016年春夏Valentino男装,当牛仔已成为时装周展台上的常客,什么是“合宜”与“合仪”?
对于服装礼仪这个问题,一个小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发。意大利首位东方声乐教授朱苔丽在授课时,有位学生很有天分,但是常穿球鞋来上课,说了几次都不改,只好下通牒——再穿球鞋来上课,她就不教。她要求学生一定要穿皮鞋来上课,而且要买好皮鞋,冬天到了,也要给自己买件好的毛衣。
意大利服饰举世闻名,难道朱苔丽这样是要求学生“入境随俗”,体会精品文化,追求华贵外表吗?“就练唱来说,皮鞋和球鞋抓地方式不同,也会影响站姿。要唱得好先得站得稳,因此自然穿皮鞋练唱。我没有要学生追求奢华,但的确要他们懂得欣赏与使用好东西。穿上好鞋子,感受车缝与版型的精妙;添上好毛衣,体会材质与设计的美好。能够分辨差异,才会懂得品味,也才能把体会注入歌唱。不然即使有好声音,却没好气质,在舞台上一走路就露陷,又怎能成大器?”
意大利东方声乐教授朱苔丽
所谓的名牌,对外人而言是高价精品,但意大利人称其为“伟大签名“(Grande Firma),卖的是材料、技术、传承与创意。艺术美感要从生活培养,体会好毛衣的轻软舒适,好皮鞋的柔韧合脚,就是最基本的美学训练。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内在修为会影响外在形象,而行为准则其实来自本心。回到音乐会穿着的本身,其实没有一定的规矩。目前除歌剧新制作首演、新乐季开幕或特殊场合音乐会(如颁奖纪念)以外,一般鲜少期待听众“必着”正式服装。即使是上面两种场合,通常也无严格要求,只要整齐清洁、自在舒适,即是良好服装,一般而言都可进入音乐厅。在不同的地方也需要你因地制宜,比如,同样是德国,北方柏林相当随性,下身只着单车裤一样可以进入柏林爱乐厅,但南德慕尼黑可就保守慎重,七成以上的听众仍穿西装礼服。
如果你把欣赏音乐看得非常正式,把出席音乐会当成自我陶冶与教育,那么当然可以盛装出席。如果你因为工作、学校或家庭等状况,没办法在服装上讲究,也请尽管放心来听,听众其实真的很难穿着失礼。如果你对自己的服装存有疑虑(可以穿凉鞋或拖鞋吗?)那就别做然自己担心,可能会失去自尊之事;如果你并不担心,那就轻松前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