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12 | 來源: 新華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埃博拉病毒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埃博拉疫情高峰已過,但至今還沒有真正經臨床驗證有效的專用藥物。英國利茲大學11日公布的壹個項目將利用超級計算機上運行的軟件“解碼”埃博拉病毒,找到抑制病毒復制和生長的方法,從而加速治療藥物的研發。
傳統上的新藥研發需在實驗室中對數百種藥物成分進行生物測試,這壹過程往往要耗費不少時間。據利茲大學團隊介紹,為提高效率,他們將在超級計算機上運行壹種軟件,該軟件中記錄了100萬種藥物成分的數據,並且會將這些數據與埃博拉病毒的關鍵蛋白數據進行配對,最終找到能影響這些蛋白發揮作用的成分。然後再通過生物測試進壹步驗證電腦選出的最佳成分。
據研究團隊介紹,他們會把重點放在埃博拉病毒的兩個關鍵蛋白“NP”和“VP30”上,這兩個蛋白對病毒的復制和生長起關鍵作用,因此如能找到可影響它們發揮作用的藥物成分,就有望研發出更有的放矢的抗埃博拉藥物。
領導這壹項目的利茲大學病毒學教授馬克·哈裡斯說,埃博拉疫情出現後,多數科研活動都圍繞如何利用現有藥物形成治療方案或開發埃博拉疫苗等課題,而“我們追根溯源地探究埃博拉病毒蛋白的構造,以便找到最合適的藥物成分,並以此為基礎研發針對埃博拉的抗病毒藥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