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13 | 來源: 姚樹潔的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江西男孩在上海很拼,人長的不錯,表面看是理想的男人。可是,回歸到了貧窮的農村,連壹頓年夜飯都不像樣的家庭,那位在上海天天吃好喝好的女孩子,壹下子就像受到高壓電沖擊壹樣,徹底暈倒了。
現在通信發達,上海女孩把年夜飯的圖片發在了微信裡。這種無數農村人司空見慣的年夜飯,卻成了城市人取樂的佐料。不要說上海人,就算壹個小縣城的居民,也從來沒有見到如此不堪的年夜飯了。幾個沒有顏色的素菜和燒魚,不要說過年了,就算壹般的日子,上海普通人家也不會吃。
網上的評論15萬之多,微博點擊數超過5.5萬,哪怕是大V,也很難有這樣的點擊率。在那些亂柒八糟的評論中,有人同情上海小資女,有的認為她做的太過分。就算分手,也不要把男朋友貧窮的家底這樣毫無保留的抖出來。感情的東西,物質作為基礎,沒有人會說女孩有問題,因為中國社會已然進入了壹個赤裸裸的物質社會。在城市裡,男孩子沒有錢,沒有房子,就算女孩子願意嫁給你,丈母娘壹般都不會願意,我們在電視裡天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故事。
壹個房價其高,收入兩極分化,富、貴、窮可以隔代遺傳的物質社會,丈母娘和女孩不講物質,那麼,她們就沒有好日子過。愛情,不是表面的“帥”,“美”而已,只有“毛爺爺”,才可以讓人買得其房子,養得起小孩。愛情,在貧窮面前,蒼白無力。
不過,上海那位女孩,確實不應該在男朋友的傷口上撒壹把鹽巴。你可以因為他家的貧困而拋棄他,但是,你卻不能把他家的貧困當成公開的宣傳資料,散發在網上,供人當娛樂之用。
作為江西的那位男友,遇到這樣不懂中國國情的上海小資女,就只能自認自己的命運。不過,千萬不要受到任何打擊。相反,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找的這位上海小資女,非常直爽,看到你家裡窮,就義無反顧地離開你。這是壞事,但對壹個農村男青年來說,更是好事。
被拋棄,才能重新認識自己。農村人,在城市裡奮斗,就要比城市裡同類男人,必須更加努力。你只能用自己的實力,奮斗10年,20年以後,才回過頭來看這個上海小資女,是不是還配得上你?
記住上世紀80年代,溫州人跑到全國各地給人家擦鞋。上海人看不起溫州人,溫州人說,“我今天給你們擦鞋,說不定有那麼壹天,你們上海人要給我打工。”這是有骨氣的溫州人。
30多年過去了,溫州的富豪多的去了。在上海成為大老板的人也多得去了。農村人就必須跟溫州人壹樣,不怕吃苦,善於創業。今天在上海灘混的無數成功人士,有多少來自農村?
在中國,沒有近3億的農民工,城市人能有那麼多的房子住嗎?沒有農民工,城市人能有那麼多的汽車開嗎?沒有農民工,中國有那麼多高鐵、高速公路和飛機場嗎?
城鄉差別,是社會長期分化、階層間隙越來越大的社會深層次根源。貧苦的農村孩子,讀書的時候,就要比城裡的孩子更努力,否則考取不到同壹所學校。同壹個學校畢業的孩子,農村出生的就業更難、工資更低、找對象更難。
不過,正是因為這種殘酷的城鄉差別,工農差別,中國的廣大農村勞動者才這樣不要命的幹活,中國的經濟才能夠這樣飛速發展。
只不過壹說到社會公平,這樣的社會問題就大的。如果說改革前30多年,中國是靠著殘酷剝削農民剩余價值的話,那麼,中國今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卻必須不斷給農民更多的公道與實惠。
只有把農民的命運改變了,只有把農民當成真正的國民了,中國才可能算真正的崛起,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中國才能進入真正文明和富強國家的行列。
從歷史的角度考慮問題,中國還要經過最少2到3代人的艱苦努力,才能消滅城鄉差別,才能實現沒有上海人歧視江西人的現象。也只有到那個時候,城市的女孩子才能夠擺脫物質條件的禁錮,去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幸福。
中國要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那只是消滅極端貧困,並沒有可能消除城鄉的巨大隔閡,也不可能消滅因為貧困而出現為了200塊錢而殺死肆條性命的悲慘情況。
那位江西男友如果能夠想到這些道理,就不會因為被上海小資女友拋棄而流壹滴眼流。因為,中國還有6多億農民,也在忍受著跟他壹樣的痛苦和無奈。中國走向全面富強而公平的文明社會,任重而道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