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21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天安門 | 字體: 小 中 大
被譽為“六肆黑手”之壹的前肆通公司總經理萬潤南在文革期間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他曾叁次在清華校園以及天安門廣場近距離接觸到周恩來本人。通過這叁次觀察,萬潤南從周恩來身上找到了他多年以來不被毛澤東打倒的真正原因。
文革期間的某次群眾集會上,周恩來帶頭高呼口號
我正兒八經地入過隊、入過團、還入過黨,但我從來就沒有正兒八經地加入過紅衛兵。壹是因為我的出身不硬,贰是文革壹開始我被革命群眾定性為“小爬蟲”,所以文革早期那些事情,我都只能作壁上觀,說得再白壹點,就是靠邊站。但從遠處看,有時候反而比投身其中的人看得更清楚些。比方說,那時候中央領導人都到院校去講話。來清華的,多是周恩來、薄壹波這樣的“老官僚”;去北大的,常是江青、陳伯達那樣的“文革新貴”。是毛的安排?各自的試點?不成文的默契?明定的分工?隨機抽樣?氣味相投?這裡頭肯定有點名堂。據說,從1966年7月30日到8月22日不到壹個月的時間裡,周恩來先後20多次接見過清華的師生代表,4次親臨清華參加會議。我能參加並記得的,是周恩來兩次在學校東大操場召集的大會上講話,壹次是1966年8月4日;壹次是8月22日,中間8月18日偉大領袖在天安門第壹次接見紅衛兵,周在場調度指揮。這叁次我都身臨其境,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周恩來其人。
在文革的全過程,我對周恩來都充滿了敬意;很自然,也因此對“文革新貴”充滿了敵意。我想這是當年清華相當壹部分師生的潛意識。老毛能明察秋毫到如此細微處,所以特作如此安排?毛在文革後期曾告誡肆人幫:“反周必亂”,可見毛對民心的把握、民意的操控,相當精准,此其所以為毛也。
話說8月4日那天,周恩來穿著短袖白襯衫,來清華參加群眾大會。同來的有董必武、鄧小平、李富春。參加大會的,有清華的師生員工,還有外地來京串聯的師生,總數應有上萬人。周的普通話帶點蘇北腔,端著右胳膊,僵硬得自然,極有風度。開門見山,就說是中央、黨中央的常委會和毛主席要他來過問壹下清華的文化大革命。然後把清華自工作組進校23天裡發生的大情小事,歷歷如數家珍,不用講稿,全憑記憶,說得頭頭是道,讓我們佩服得伍體投地。壹個大國總理,腦子裡得裝多少事情!周在講話中明確承認派工作組是犯了方向性的錯誤。錯在不搞斗批改,而是挑動群眾斗群眾。算是給老蒯初步平了反。說是初步,因為大會既安排了蒯大富發言,也安排了反蒯派發言。反蒯的代表是壹位女生,用的語言極為誇張。她在發言中指稱蒯大富“把我們的肺都氣炸了”,後來成為清華園裡的流行語。我們每逢遇到不高興、或不順心的事,就說“把我的肺都氣炸了”。在後來的那些日子裡,我的肺被氣炸了N次。
那天鄧小平也講了話,清晰而圓潤的肆川腔,話不多,講了壹個意思:毛主席讓你們吃飽了飯不念書,幹什麼?就是要搞文化大革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董必武的講話。董老是共產黨的創黨元老,時任國家副主席,當年有八拾了吧?聲音已經是顫微微的了,但講的話實在。他說:“為什麼要搞文化大革命?這個問題我們也想不清楚。但主席說要搞,那我們就搞。歷史的經驗證明,主席比我們站得高、看得遠。遇到新事物,我們猛然想到的、脫口而出的,常常是錯誤的。按照主席說的去做,後來都被證明是正確的。當時雖然不理解,後來就理解了。”唉!不知道董老後來對文革理解沒有?
8月18日那天,毛在天安門第壹次接見紅衛兵。清華的隊伍就在金水橋旁,離城樓很近。上面的人物、動作,清晰可辯。我沒有被周圍的狂熱所傳染,而是冷眼旁觀,還真讓我看到壹些相當有意思的細節。有兩個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壹是他們的出場。剛開過八屆拾壹中全會,中央領導重新排位。最大的變化是林彪升到第贰位,劉少奇降到第柒位,出場要反映這種變化。毛破天荒穿上了軍裝,挺著肚子走在最前頭,瘦骨伶仃的林彪緊隨其後。毛的步伐慢而緩,林的步伐急而促。後來我在記錄片裡更印證了如下的細節:林彪壹不小心就要超越毛了,這時候周恩來出手了。周扯住林彪軍裝的後擺,很用力,因為從後領到下擺都扯直了,林幾乎是壹個踉蹌。待毛走出了壹步,周才松手,其後林彪壹直自覺地保持著這壹步之遙。更讓人歎為觀止的還在後頭,這時候周停住了腳步。周不動,後面沒有人敢超越他。等到毛、林走出了柒、八步,周才帶著大隊人馬緩緩跟上。我心裡不由得感歎壹句,周恩來這個人,真正不得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