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2-28 | 来源: 搜狐 | 有39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姐妹们都觉得小扎瞎闹,但老扎给儿子买来了一部手持摄像机,机器很大,小扎真扛着拍了部片子。按照这样发展,小扎也许会成为好莱坞导演。但他兴趣很快转移,喜欢电脑,玩网络游戏。
(在那个电脑还是奢侈品的时代,老扎把家里的钱都花了,给4个孩子每人配一台雅达利800!现在看也就是个大点的打字机↓↓)
当时小扎10岁,电脑附送编程光碟,老扎看儿子的数学和自然科学不错,就用这张碟教他写程序。。。写了没几天就跟不上儿子,索性给他买了本编程书。
老扎的眼光杠杠的。小扎靠自学看完了书,开始上中学,对学校作业没兴趣,只喜欢编程。老扎没逼他做作业,去请了个软件专家给儿子当家教(这招比多数中国父母强多了!)
专家叫大卫·纽曼,没教多久又吃不消小扎的学习速度:此人骨骼清奇,器宇轩昂,且有慧根,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这个奇才决定编程,把家里所有电脑连起来。这想法谁听谁奇怪,家人互相喊一声就行了,搞这个有啥用?结果这个最早的社交网络
搞出来以后,家人都觉得好玩,每个人坐在自己房间,在电脑上就能说话。
小扎搞这个“马克网”第二年,AOL公司才出第一个聊天软件。此时,小扎还在中学,给一家媒体公司开发了音乐软件,在附近大学读完电脑课程,准备上哈佛。
在家人和朋友看来,小扎都不是一般极客。他喜欢音乐,是泰勒·斯威夫特和嘎嘎姐粉丝;是击剑队长;热爱古典文学,专门拿过这门课证书。Napster创始人西恩·帕克说,小扎读书都是柏拉图和恩德斯,背诵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史诗段落,跟玩一样。。。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