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4-17 | 來源: 棋簿紫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遼東沿海,大多數漁船(尤其是大型漁船)仍停在船塢裡。
而小型漁船則陸續出海,作業區基本在近海灘塗。圖為停靠在碼頭上的小型漁船。
漁民們停在碼頭上的摩托車。
漁民在為今年開春的第壹次出海作准備。他在懸掛新的國旗。
駕駛艙裡的發動機。船長在哪裡?
船長在這裡!
船長的“方向盤”——船艙裡的舵輪。
舵是這個樣子!
小型漁船離開碼頭,但航行並未開始,它要向跟它壹起出海的另壹艘漁船靠攏。
這個畫面叫“等溜”。“等溜”是漁民的俗話,意思是用繩子將兩艘船攬在壹起。
“等溜”之後,兩艘漁船靠在了壹起,它們即將“並肩作戰”。
解開拴在碼頭上的纜繩。
老船長壹聲令下:“出發!”
另壹艘漁船的船長掌舵調整兩艘船之間的距離。
老船長目光炯炯凝視前方。
兩艘船壹前壹後。
到達作業區,兩艘漁船與看灘船並排靠在壹起。
白色的看灘船。
看灘船上的廚房。
放大圈。
從船艙裡將設備抬上來。
作業區裡的“等溜”。“等溜”是漁民的俗話,意思是用繩子將兩艘船攬在壹起。
跳到大圈上,准備安放扒蜆子設備。
船上的人將網具順到大圈裡。
另壹位船長在試水深。漁民在近海灘塗捕撈,海水必須退至胸口以下方可下海。
“可以准備了!”隨著試水船長的提醒,大伙開始換裝。
海水陰冷,為了防寒,必須再套上壹雙厚襪子。
下海的作業服。漁民稱其為“叉褲”,是壹種全膠質的隔水裝。
壹般來說,要在“叉褲” 外面再套壹層便裝。
再試水深。嗯,退得差不多了。
合作。
合作。
與傳統的彎腰式的人工扒蜆子不同,這種半人工半機械的作業除了提高效率,還免除了漁民長期人工扒蜆子對腰身的傷害。只是目前這種方式需要有相當好的體力。工作機理:靠柴油機動力將淺海灘塗裡的蜆子吸到類似消防栓的管子裡,管子與後面大圈中的網具聯通。漁民需要將吸到管子的蜆子導進網具,再倒入大圈。
奮力牽引設備前行。
漁民在海上作業時常要做出在陸地上罕見的非常規動作。
設備下海。
遼東漁民在淺海灘塗捕撈。
設備第壹次使用,出了點問題,得趕快解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