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5-12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美東颶風 | 字體: 小 中 大
但這種比較是避重就輕,沒有意義的。因為從本質上,無論是雷洋還是徐賢飛,都是不幸的。因為當他們面對強勢的機構時,同樣難以找到壹條順暢而有效的通道去對話,平等提出訴求。
去年天津爆炸事件後壹個月,曾經有媒體回訪爆炸地,寫出了《廚娘、女職員和老板:天津爆炸後掙不開的網》。
那時候,已經過了事件的公眾關注期,然而爆炸的善後工作依舊在繼續。在災難之後,無論是底層廚娘還是城市白領,亦或是公司老板,他們都用著自己的方法尋求合理的賠償。他們有的選擇認命,有的請願,還有的??“攔轎式??”合作,
最終,無論你處於什麼階層,抵抗風險的能力都很低,與官方議價的力度都很弱。
雷洋後面的校友團也好,徐賢飛的同鄉家屬也罷,要想利用群眾的關注,喚起事件的解決,速度必須快。
因為在這個復雜魔幻奇特的世界裡,正有壹大波新聞在趕來的路上。過了這個點,追問仿佛就沒有了價值。過了這個點,或許只能用??“這屆人民身體不行??”來劃上討論的句號。過了這個點,或許這種討論將被無聲地禁止。
就當文章要結尾的時候,手機上又被推送了另壹條新聞《重慶壹名外科醫生被砍,傷勢嚴重住進ICU病房》。
砍人、打人、摔死、治死……當我們的生活被這堆新聞包裹的時候,人們覺得總是覺得肯定有些地方出現了問題。有人覺得是媒體報道出現了問題,誇大事實,滿滿的負能量,讓生活變得沉重。
生活的希望與信心本不應該用選擇性視聽來滿足,我不看不聽不討論負面的東西,我只看只說好的壹面,於是生活就陽光燦爛了。
每壹個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應該建立在社會的溝通渠道變得更加順暢、階級的流動變得更加頻繁、權益與財產的保護變得更加有力。
我們本來相信,像雷洋那樣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獲得壹份體面的工作,獲得可觀的收入,我們在社會上可以過著舒適有保障的生活,名校、碩士、中產能對危機有較強的抵抗力。
事實卻告訴我們,就算如此,你也什麼都不是。顢頇的公權力面前,大家壹起裸奔。當被強制力粗暴地剝奪了壹個人的人生自由後,在這個人死了的這件事上,所有的標簽都隨即化為烏有。
這就是現實,赤裸裸地刀尖生存。穿不穿褲衩,其實都是裸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