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5-12 | 來源: 惠風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1920年5月,蘇俄紅軍照會要求入境剿匪,保證任務完成後立即退兵。楊增新認為“我國只可順天,不可逆天”,1921年初與紅軍秘密達成口頭協議,准許紅軍入境,雙方合作征討白軍。紅軍兩次入境作戰,10月,新疆有組織白軍被全數肅清消滅。紅軍果然守約迅速退出新疆。
對那些被分散安置留在中國的白軍,楊增新極為提防。可惜楊死後,繼任者金樹仁把白俄重新武裝起來,改為歸化軍,結果為日後新疆增添了新的亂源。
修改中俄不平等的通商條約是楊增新的夙願。由於條約規定修約不能晚於1920年8月24日,楊壹再呈文催促,但北京承認的俄舊政權已經垮台,他轉而與新政權談判。楊增新利用與蘇俄新政權的合作歷史,以及蘇俄急於獲得承認的心理,以滿足蘇俄引渡要求換對方讓步,談判極為順利。
1920年5月,新疆省與俄羅斯聯邦土耳其斯坦合眾國簽署議定書,廢除了免稅和領事裁判權等不平等條款,是中國與鄰國簽署的第壹個平等條約。
1921年4月,楊增新通知英國,由於中俄修約,英國商人根據最惠國待遇免稅的特權也被取消。
楊增新與蘇俄談判的另壹收獲,是在中亞設置領事館。1916年,沙俄在鎮壓民族地區起義時,屠殺六千華人。為使中亞地區拾余萬華人得到領事館保護,楊增新提出沙俄在新疆有伍個領事館,以對等原則,應允許在安集延等地設置伍個領事館,沙俄以距軍事基地過近為由拒絕。
1921年,蘇俄要求恢復沙俄時代伍個駐新疆領事館,楊乘勢舊事重提,經反復談判,1924年雙方達成協議——互設伍個領事館。
莫教禍水向西流
楊增新較早預見到蘇俄新政權必將戰勝沙俄舊政權,並認為俄國革命,是由社會貧富差異巨大,權貴過於腐敗所致。但楊增新認為,布爾什維克是危險的過激主義,將之視為對新疆社會安定的最大威脅。
新疆拾月革命後,俄國境內有數千華人參加紅軍,蘇俄政權選拔部分有文化的人員在社會主義傳習所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培訓,分別派往中國各地。
新疆毗鄰蘇俄,成為馬列主義對外主攻地區。1919年,新疆就在多地偵知蘇俄派出漢、回、維吾爾族骨幹滲透新疆鼓吹革命的消息。楊增新感歎:“過激派之主義、社會黨之潮流,已骎骎乎輸入我國,馴至有不可遏之勢。”
為及時獲知蘇俄消息,楊增新委派在中亞經商的維吾爾族富商代為眼線刺探情報。
1924年,新疆與蘇聯在通商談判時達成壹致協議,雙方互相不支持任何以反對對方政體為目標的政治煽動行為。但直至1927年2月,共產國際才放棄向新疆派遣維吾爾族幹部的努力。
為阻斷馬列主義的傳播,楊增新1920年就開始采取嚴密的信息審查和阻斷手段。新疆與蘇俄只開放尼勘卡壹個口岸作為人員和貿易往來通道,對過境人員,嚴格檢查,禁止壹切包含鼓吹工人平民革命、社會均產、無政府主義等內容的資料進入新疆。同時肆處派員對各地出現的宣傳活動嚴厲禁止並收繳材料。
楊增新在內地進入新疆的星星峽關卡設置稽查人員,施行嚴格的文化封鎖和信息檢查制度。楊阻斷共產主義傳播極為成功,蘇俄在中國各地遍撒共產主義種子,唯獨在最近的新疆卻壹無所獲。
但信息封鎖政策也最為後世詬病。當時內地輸往新疆的郵件和印刷品皆需檢查,郵件甚至要拆開兩次,部分信件送楊增新親自過目。《大公報》、《申報》、《新聞報》禁止在新疆發行。
為研究了解馬列主義,楊增新曾請蘇俄領事館翻譯每周兩次見面,詳細講解《資本論》的內容,楊增新在歎服列寧事業之英偉的同時,更堅定地認為,煽動階級斗爭的仇恨之論,有違中國人調和中庸精神,不適於中國國情。不過,馬列著作似乎也誤導了楊增新,他感慨“中國幸無大工廠,否則革命遍地。”
楊認為,只有專注社會治理才能有效俄防范共產主義,“非抱定民生主義,使國民皆注重實業,無以救天下窮乏,即無以止天下之亂,望政府兼籌並進,不宜偏重軍事壹途。如至肆海困窮……縱使兵滿全國,亦斷不能維持。”
1916年楊增新酒宴上當眾斬殺雲南籍軍官夏鼎、李寅後解釋其理由:內地政黨、國體紛爭壹旦引入新疆,必引發不可收拾的禍亂。“誅壹贰不屑之子”,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