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6-20 | 來源: 嘉崎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歸途
I948年6月至7月,“勝利”號迎來了航海學校的50名見習生。他們隨船順利穿越大洋之後,7月31日又從紐約啟航,隨“勝利”號踏上了返回傲德薩的航程。在駛離紐約港時,船上只接納了323位乘客,277噸貨物。除少量散客外,船上乘客以蘇聯外交部和對外貿易部工作人員及家屬為主。馮玉祥與家人也上了船,他們准備轉道蘇聯前往中國。
在海上航行數天以後,船長接到了黑海航運局的電報,命“勝利”號順路去埃及亞歷山大港,接收從埃及遣返回國的亞美尼亞人,把他們送回格魯吉亞海港巴統。8月22日,輪船離開亞歷山大港,向巴統駛去。船長隨即向局裡報告說,他接納了2020名遣返人員、6名蘇聯駐埃及使節及其家屬,同時又裝上了1500噸貨。在八月最後的幾天,“勝利”號終於靠上了巴統的碼頭。
8月31日,“勝利”號折返向西,駛向通往傲德薩。因大量亞美尼亞人離船,船上的旅客此刻只剩下310人。9月1日中午壹點,位於傲德薩的黑海航運局電台接到船上發來的航行報告,說“勝利”號已經駛過新羅西斯克,9月2日凌晨兩點即可抵達傲德薩港。此後,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就中斷了,但起初並沒有人對此產生警覺。
直到9月2日早晨,黑海航運局才開始探究無線電靜默的原因,並請求出海輪船和沿途港口留意該船行蹤,但沒有人與“勝利”號取得過聯系,也沒有聽見過“SOS”信號。航運局感覺事情不妙,連忙向黑海艦隊求援,幾架海軍航空兵飛機隨之被派到海上。當天晚上九點鍾,壹位飛行員在空中報告說,在雅爾塔東南70海裡處,發現了已被燒焦的“勝利”號,輪船周圍還有伍條載滿人的舢板。接到通報後,救援隊立即從費奧多西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出發,火速奔向出事船只。
在海上航行數天以後,船長接到了黑海航運局的電報,命“勝利”號順路去埃及亞歷山大港,接收從埃及遣返回國的亞美尼亞人,把他們送回格魯吉亞海港巴統。8月22日,輪船離開亞歷山大港,向巴統駛去。船長隨即向局裡報告說,他接納了2020名遣返人員、6名蘇聯駐埃及使節及其家屬,同時又裝上了1500噸貨。在八月最後的幾天,“勝利”號終於靠上了巴統的碼頭。
8月31日,“勝利”號折返向西,駛向通往傲德薩。因大量亞美尼亞人離船,船上的旅客此刻只剩下310人。9月1日中午壹點,位於傲德薩的黑海航運局電台接到船上發來的航行報告,說“勝利”號已經駛過新羅西斯克,9月2日凌晨兩點即可抵達傲德薩港。此後,船上的無線電通訊就中斷了,但起初並沒有人對此產生警覺。
直到9月2日早晨,黑海航運局才開始探究無線電靜默的原因,並請求出海輪船和沿途港口留意該船行蹤,但沒有人與“勝利”號取得過聯系,也沒有聽見過“SOS”信號。航運局感覺事情不妙,連忙向黑海艦隊求援,幾架海軍航空兵飛機隨之被派到海上。當天晚上九點鍾,壹位飛行員在空中報告說,在雅爾塔東南70海裡處,發現了已被燒焦的“勝利”號,輪船周圍還有伍條載滿人的舢板。接到通報後,救援隊立即從費奧多西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等地出發,火速奔向出事船只。
大火
“勝利”號船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蘇聯官方後來的說法是:9月1日13時,“勝利”號班輪駛經新羅西斯克後,繼續駛向傲德薩。當時的天氣不錯,可謂風和日麗。見船將駛向終點,代理放映員、無線電技師科瓦連科決定,將電影膠片收拾壹下,以便靠岸後將影片送回文化基地。為此,他叫來了水手斯克利普尼科夫,請他在放映完畢後幫忙纏膠片。
電影膠片平時存放在船中部的壹個小庫房內,它的旁邊是壹些新近設立的叁等客艙。電影膠片壹部分裝在鐵盒子裡,另壹些准備倒片的膠片則敞開放在桌上。除了許多部電影膠片外,這坐庫房裡還存放了大約兩千張留聲機唱片。在用手搖裝置倒膠片的過程中,因機械部件摩擦而迸出火花,進而引起膠片起火。火星又引燃了旁邊放著的膠片,火焰幾秒鍾就充滿了整個庫房。
見身上的衣服也被點燃,斯克利普尼科夫趕忙跳出庫房,返身關上了庫房的門,並壹邊高喊救火,壹邊向走廊另壹頭跑去。此刻,庫房內熾熱的氣流沖倒房門,灼熱的火焰吞食著走廊的地毯和膠合板艙壁。強烈的氣流裹挾著火勢,沿走廊到達了軟梯旁。火焰順著軟梯進入上壹層甲板的前廳,從那裡進入兩個垂直的樓梯豎井,並以極大的吸力迅速升至最上層的船橋。幾分鍾內,火焰包圍了輪船的中部,包括領航室、駕駛室、電台室、船長和領航員休息艙。隨後,火焰開始肆處擴散,旋風般蠶食沿路的住所,沖擊救生艇甲板,並逼近貨艙和輪機艙。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