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8-01 | 來源: 中國軍網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殲15 | 字體: 小 中 大
有媒體根據掌握的資料,還原了殲-15艦載機事故過程:4月27日接近13時時,張超駕駛117號戰機准備降落,不久張超報告“電傳故障”;戰機失控機頭急劇大幅上揚,張超奮力前推操縱杆;發生故障4.4 秒後,機身仰角已近80度,張超彈射出艙後墜地;戰機隨後尾椎著地,並爆炸墜毀。
上圖中可見時間為12點58分56秒,飛機所處的中心點即跑道模擬阻攔索的中心位置,在戰機降落時,要求飛行員的橫向偏差不超過2米!在240公裡的時速中保持圖中這樣精准的控制,你可以想象我們的艦載機飛行員是多麼優秀。圖為跑道中心線攝像機在事故發生14秒前的壹張視頻截圖。
“八壹”建軍節前夕,各大媒體都在報道殲-15戰斗機飛行員張超壯烈犧牲的事跡,感動之余,也有很多人在問:出事故是不是表明殲-15不可靠了?不是都說人比飛機重要嗎,飛行員為什麼沒有第壹時間跳傘……
筆者根據掌握的第壹手資料,對幾個問題逐壹解答。
壹
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下面壹組圖片還原了事故過程:
1、4月27日接近13時時,張超駕駛117號戰機准備降落,這是他當天最後壹個架次,也是正式登艦前的最後壹輪陸基模擬起降訓練。
2、戰機輪胎著地,幾乎同時張超報告“電傳故障”!
3、以240公裡時速滑行的戰機開始失控,機頭急劇大幅上揚。
4、張超奮力前推操縱杆,試圖壓低機頭控制戰機。
5、發生故障4.4秒後,機身仰角已近80度,張超彈射出艙後墜地。
6、戰機隨後尾椎著地,並爆炸墜毀。
壹架電傳飛控的飛機,飛行員是通過機載計算機系統和電信號來操縱飛機的,而不是通過傳統的機械裝置直接控制舵面。電傳故障指的是飛控系統和作動系統之間的連接出現了問題。傳播系統不可逆的破壞性故障,導致飛控系統直接失去對飛機的控制引發飛機墜毀。原文配圖:F15模擬艙使用的5代機航電系統。
贰
飛行員的操縱有失誤嗎?
下面是跑道中心線攝像機在事故發生14秒前的壹張視頻截圖。
圖中可見時間為12點58分56秒,飛機所處的中心點即跑道模擬阻攔索的中心位置,在戰機降落時,要求飛行員的橫向偏差不超過2米!(否則阻攔索會因受力不均而引發事故)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