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9-05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有4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张艺谋超生 | 字体: 小 中 大
王潮歌(图片来源:观印象官网)
由于年代久远,《印象· 刘三姐》上映之初的票房和收入数据已难查询。但我们从张艺谋另外一部实景演出作品,就能够看到他强大的吸金能力。
2006年5月7日,《印象·丽江》 雪山篇开始试演,当年7月23日正式公演。尽管票价高昂(普通票190元/人,贵宾票为260 元/人),在2007年,《印象·丽江》 雪山篇就斩获了14.87万张门票,印象旅游公司(拥有《印象·丽江》 雪山篇着作权)借此获得1484万元的收入。
2008年,《印象·丽江》 雪山篇开始爆发式增长,当年上座率攀升至68.16%,门票销售54.9万张,印象旅游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6181万,当年净利润为2745万元;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依旧沉重,但《印象·丽江》 雪山篇门票再度大增152%至138.4万张,印象旅游公司营业收入也攀升至1.57亿元,收获利润7585万元。
《印象·丽江》雪山篇票房情况
有了印象·刘三姐和印象·丽江的成功经验,张艺谋在实景演出领域迈向一个新的层级——资本运作。
2006年3月,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观印象)成立,它是张艺谋实景演出业务的载体。截至2015年6月29日,张艺谋间接持有观印象24.5%的股权。
观印象的主要业务为制作实景演出节目,与景区合作并在景区上演。需要注意的是,观印象并不参与演出项目的具体运营,而是从运营方(比如景区)处收取票房分成、咨询费等等。
目前,观印象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山水实景演出拓展到情境体验剧,并成功打造出了“印象”和“又见”两大品牌,具体节目包括《印象· 刘三姐》、《印象· 丽江》、《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 、《印象武隆》、《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而此次G20晚会“最忆是杭州” 的“原本”《印象西湖》也是其作品之一。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