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09-29 | 來源: 界面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本輪國企改革中,國有企業被要求“瘦身健體”,而國有企業清理非主營業務的工作仍在繼續。
國電電力(600795.SH)9月28日的董事會上通過了《關於英力特集團轉讓英力特化工、英力特煤業相關資產的議案》,同意控股子公司國電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力特集團)轉讓其持有的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英力特,000635.SZ)和寧夏英力特煤業有限公司(下稱英力特煤業)相關資產。
根據公告,英力特集團本次轉讓資產包括:英力特集團持有的英力特全部1.55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占英力特總股本的51.25%;英力特集團持有的英力特煤業100%股權,及英力特集團對英力特煤業的債權。
英力特集團主要生產PVC、PPVC、燒鹼、電石等化工產品。截至2016年6月底,英力特總資產31.39億元,淨資產28.19億元,資產負債率10.21%,2015年實現淨利潤2971萬元。
英力特煤業是英力特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投資建設沙巴台煤礦項目。截至2016年3月底,英力特煤業總資產10.78億元,淨資產-2.3億元,資產負債率121.32%,2015年實現淨利潤-1.89億元。
“公司主營業務就是發電,賣掉化工和煤炭業務主要是根據國電集團和國電電力的發展思路,做優做強主業;政府出台了煤炭行業調控的文件,英力特煤業所屬的沙巴台煤礦也已經政策性停產,”國電電力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說道。
根據國電電力2016半年報,公司主要子公司中,除英特集團仍從事非電力業務外,其余子公司主營業務均為發電。
不過,上述國電電力人士表示,英力特集團在剝離化工和煤炭業務後,仍然會繼續從事發電業務,“例如,英力特集團現在還經營著方家莊電廠;同時,剝離資產的受讓方在相應領域的經營能力肯定比國電電力強,這對轉讓及受讓雙方都有好處。”
另外,英力特煤業股權、債權及英力特股權將被打捆轉讓,即受讓英力特化工股份的受讓方須同時受讓英力特煤業 100%股權及英力特集團對英力特煤業的債權。“不過,目前這壹轉讓仍需經過公司股東大會及國資委批准才能正式征集受讓方。”國電電力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補充道。
英力特集團在轉讓英力特化工股份後,不再持有英力特化工股份,英力特化工將不再並入英力特集團財務報表,也將不再並入公司財務報表。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輪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被要求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而類似於國電電力剝離非主營業務的做法非常普遍。
國投公司已將下屬主營煤炭業務的上市公司*ST新集(601918.SH)控股權劃轉至中煤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也正在籌劃將地產業務轉讓給保利集團。
“經濟大環境發生變化,企業也需要尋求不同的方式來謀求生存,”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以前很多行業是靠市場需求增長過日子,只要每年需求增長就不用擔心企業經營問題,所以很多積弊都被表面的增長掩蓋住了;但是目前的情況下,市場需求向下,價格也在向下,這是很多國企面臨的問題。”林伯強認為,正是這種變化導致了企業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甩賣非主營業業、做強做精主業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企業選擇的壹種重要方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