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10-14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天安門 | 字體: 小 中 大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美國主流媒體在頭條共同關注泰國國王普密蓬逝世的消息,該報道稱,泰國國王普密蓬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普密蓬在泰國人心目中地位崇高,他的死訊令泰國舉國哀悼。但人們對新任國王能否穩定泰國政局感到擔憂。《華爾街日報》預見,失去“穩定支柱”的泰國經濟可能會遭到重創。
特朗普反復攻擊希拉裡健康問題(圖源:新華社)
《紐約時報》還關注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性丑聞,該報道稱,壹些共和黨議員呼吁國會放棄特朗普。壹位議員說:“有時,你必須照照鏡子,你不能讓你的孩子支持特朗普,特別是你的女兒。”
《華爾街日報》還關注美國摧毀也門叁座胡塞武裝控制的雷達站。該報道稱,美國13日打擊並摧毀了也門的叁座海岸雷達站,這是對近日來壹系列企圖攻擊美國艦船事件所作出的重大軍事回應,深化了美國在也門長期內戰中的角色。
社論
《紐約時報》10月13日發表題為《迪倫是如何變成迪倫的》的社論稱,無論人們是生氣也好還是高興也罷,迪倫(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於10月的我們來說都是壹個巨大的驚喜。迪倫此次獲獎向人們展示了些東西,那就是作為壹名獲得諾貝爾獎的藝術家來說,他具有吸引整個世界音樂的能力,並向其中增添了些奇特的觸感。
《華爾街日報》10月13日發表題為《美國頹廢的領導階層》的社論稱,如果美國情報機構是正確的,那麼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將自己安插進了美國總統選舉中,這對美國來說將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俄羅斯確實與民主黨郵件信息泄露有關,那麼普京就有很多理由這麼做。
《華盛頓郵報》10月13日發表題為《朝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可怕》的社論稱,當韓國談到朝鮮日益增長的核威脅時,他們使用了“紅色等級”這個詞,例如“存在威脅”,“迫在眉睫的危險”和“匕首在喉”等。他們這樣做是希望美國明白,朝鮮對於韓國的長期威脅已經進入壹個新的階段。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13日再次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裡(Hillary Clinton)的健康問題進行攻擊,他暗示希拉裡健康狀況無法勝任總統的工作。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0月14日報道,特朗普暗示,如果希拉裡在中國失去平衡摔倒,沒有人會幫助她。他說:“如果希拉裡在天安門摔倒,中國人會讓她繼續待在地上。”特朗普稱中國人是“強悍的民族”,不會對摔倒的希拉裡施以援手。他還繼續說,中國人會說“讓她准備好了自己起來。”
與美國爭端升級使中俄關系更為緊密,但中俄兩國在中亞和東歐同樣存在利益沖突。美國彭博社10月14日刊文稱,雖然中俄稱兩國關系處於歷史最好的時期,但兩國不會建立正式軍事同盟關系,與美國主導的北約對抗。兩國歷史上曾長期處於緊張局勢。中國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經濟上早已超越俄羅斯,中國在東歐和中亞的擴張正考驗莫斯科的信任極限。位於倫敦的皇家叁軍聯合國防研究所研究員Sarah Lain表示,“我確實認為這種積極的合作意義非凡,但是,從根本上講,中俄都會將各自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們會在擁有共同利益的事務上相互支持。”
美國海軍史上最昂貴、海軍自稱最先進、最隱形的壹艘驅逐艦將在10月15日正式編隊。據10月14日報道,這艘驅逐艦以1970年代海軍作戰部長朱姆沃爾特命名,有著獨壹無贰的造型。它的船頭尖細,幫助船體以30節以上的高速行駛。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表示,作為推進亞洲再平衡戰略的壹部分,美軍“正在將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優先部署在亞太地區,包括即將編隊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
10月13日,美國第壹夫人米歇爾在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市舉行的集會上發表演講,公開指責特朗普吹噓自己猥褻女性的行為是極其可恥的,完全不可容忍,必須立即停止。
《赫芬頓郵報》以“美國第壹夫人‘火燒’特朗普”為大頭條,《國會山》網站更是將米歇爾比喻成是“希拉裡最強有力的武器”。《國會山》網站刊文說,過去八年來,米歇爾作為總統夫人壹直專注於關懷退伍老兵這類不太具有爭議的事務。不過,她現在卻站出來為希拉裡競選站台,支持自己丈夫曾經的競爭對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