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李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趨勢地產 | 字體: 小 中 大
自7月25日BC 省政府宣布大溫地區對外國買家征收15%物業轉讓稅以來。短短2個多月, 房市降溫政策前所未有的接連出台 。大溫房市的話題也成為街頭巷尾,茶余飯後的頭條話題,崩盤論,趨勢下跌論,看跌的,看漲的各種說法甚囂塵上。
我們不仿仔細考慮壹個問題,溫哥華房子的漲幅為什麼能夠成為全世界之冠,為什麼不是紐約,悉尼,倫敦,上海呢?
既然是第壹,就有它第壹的內在因素。
有人把溫哥華房市非理性瘋漲歸結於外國買家炒房,低利率,寬松的信貸條件等等,是這樣嗎?其實這些因素的疊加只能說縮短了溫哥華房市漲幅的時間,而不是空間。我們可以冷靜思考壹下,近段連續出台的房市降溫政策,如果是概念性股票,肯定是股災。
配圖為本拿比市景
試問,大溫房市目前降價了嗎?就說降了,究竟降了多少?凡是關心房市的人有目共睹。有人說,成交量降的比較多,在政府猛力打壓下,還不允許買賣雙方觀望壹下嗎?觀望期成交量低是非常正常的買賣現象。我們可以大膽的說,溫房市近看緩,遠看漲。
我們從以下3個方面分析。
壹: 居者有其屋,房子是人的必需品。有房才有家,可見房子已經超出了只是居住的屬性。尤其是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房子的需求,居住的改善都有了新的要求。所以人人都會竭盡全力,想壹切辦法去買房或租房,房子成為人生存的基本必須條件。
贰: 有人說,日本90年代,房價暴跌40%,多少人跳樓投海。我們說,加拿大和日本根本上不能類比。日本是島國,人口老齡化,房屋供大於求,加上經濟問題,導致日本房價壹跌拾年,而加拿大是移民國家,人口僅為3800萬,土地面積居世界第贰,只要移民政策不改變,房價就很難跌。現在每年新增移民幾拾萬,這些人壹落地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房或租房。溫哥華多年位居世界宜居城市前列,而且大部分加拿大移民登陸後逐漸搬遷到大溫地區,該地區已成為移民聚集地,目前房子供不應求。更重要的是加拿大人口結構,隨著新移民不斷湧入,老齡化現象出現的幾率較低。你試下想壹下,15年前,10年前,5年前大溫房市不就壹目了然了嗎?只能說2015-2016年房價由於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房價增長的過快,政府采取降溫政策是適宜地,不降溫,短期內房價瘋漲,超過人們的可負擔債務,收入與負債失衡,社會不穩定,這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但是,歷史的分析,長遠看,溫市房價上漲趨勢不會改變。
叁:自8月2日實施降溫房市政策以來,從本拿比獨立屋和公寓銷售情況可以看出:8月獨立屋在售房177間,9月份183 間。8月售出44間,9月售出58間。8月售出均價$1,520.000, 9月售出均價$1,550.000。公寓房8月在售274間,9月225間。8月售出183間,9月售出165間。8月售出均價為$431,200,9月為$458,000。這些來自地產局數據可以看出9月份比8月份市場有明顯回暖跡象。這同時也反映在Open house看房的人數上,由新政剛出時的2-3組人來看房到9月中旬後7-10組人來看房。明顯表現出買家由前期等待,觀望到目前開始行動。同時市場的降溫也給買家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談條件和價格。逐漸使市場回歸理性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
- 本文由專欄作者供 "溫哥華網" 專用,未經作者與網站同意,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本人意見,與網站無關, 本站對內容不負任何責任.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