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12-01 | 來源: 澎湃新聞/前街壹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不雅照 | 字體: 小 中 大
大贰女生之所以離家出走,壹方面是因為借了50多家校園貸平台,累計需要還款50萬元,給家庭造成了巨大壓力,另壹方面,自己抵押的裸照被出借人在網絡上肆意傳播,內心不堪重荷。
涉事者借條
大學生“裸條”照片從涉及網絡借貸的QQ群陸續流出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近日,有人將10G的“裸條”照片及視頻打包並在百度網盤發布,167位女大學生的個人信息、親友聯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澎湃新聞聯系到的壹位當事人的父親表示,早前女兒已經不堪裸照散布壓力,離家出走超過10天。
“把整個家庭都毀了”
“她走之前留下壹張紙條,說對不起父母親,我現在到外面去了,這個網絡力量太大了,”吳泓(化名)說。
吳泓的女兒吳菲菲(化名)今年剛升入大贰,於11月16日離家出走,目前他們已經聯絡了合肥當地的派出所,但至今杳無音信。
吳菲菲之所以離家出走,壹方面是因為借了50多家校園貸平台,累計需要還款50萬元,給家庭造成了巨大壓力,另壹方面,自己抵押的裸照被出借人在網絡上肆意傳播,內心不堪重荷。本次泄露出來的10G裸照中,也有她的身影。
吳菲菲剛進入大壹就學會了利用校園貸借款。當時父母給她的生活費在壹個月2000元左右,但是她很快就發現不夠用了,KTV、買衣服、學生會聚餐的費用遠遠超支。這時,有同學向她推薦了校園貸,但是起初她膽子比較小,也就敢借兩叁千。
今年8月,事情越來越不可控。短短叁個月後,也就是11月,由於借入的都是每周利息超過30%的高利貸,利滾利之後,欠款已經達到了50萬元。
“其實她真正借到手頭花掉的錢不過叁肆萬,但是為了還上壹個校園貸平台,她就要問下壹個平台借,拆東牆補西牆。這些平台每周30%地‘吸’她,更何況有50家平台,”吳泓透露。
對於女兒的出走,吳泓表現出的是“恨鐵不成鋼”。早在11月初,知道真相的吳泓帶著女兒去合肥公安部門報案,警察也正在調查。但女兒突然不辭而別,讓他有些不知所措,“派出所還沒有給我們任何信息的話,起碼她是安全的,到壹定時候肯定會找到的。”
當記者詢問需不需要媒體幫助刊登尋人啟事時,吳泓表現得很糾結,“她本來就是因為很多人看到照片而感到壓力大,我只希望事情平息了,她自己會回來。目前,我就等等派出所吧。”
吳泓數次在采訪中提到女兒傷了他的心,“她說他們班很多這種現象,我相信別的學校也還有。這個事情很嚴重,國家應該重視。把青年人自己壹個毀了,把整個家庭也毀了。”
這些裸條借款究竟有沒有法律效力,又可不可以撤銷呢?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新宇律師表示,法律上有規定,如果是重大誤解或者是訂立合同的時候顯失公平的合同,以及壹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是可以被撤銷的。但是壹般案件中借款人主動提供裸照,在這過程中,沒有人脅迫,也沒有其他可撤銷的情形,而且這些大學生已經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拿裸照來貸款也基本出自本身真實的意思。此外,這種在互聯網環境下所發生的借貸行為,很難認定存在另壹方脅迫拍攝裸照、簽訂借貸合同的情形,所以這種借款合同被撤銷的幾率也不是很高。但是,吳菲菲的案子是個特殊情況,私下簽訂合同的年化利率已經遠遠超過24%,超過24%部分的利息很難得到法院支持。
與吳泓的家庭相似,另外壹位女大學生周小純(化名)的父親也每天不堪催收電話的騷擾。
“催壹次交幾千,催壹次交幾千,”周榮(化名)表示,目前已經替女兒斷斷續續在至少20個校園貸平台上還了柒八萬元,但是隔叁差伍還是會接到催收電話,不過這已經好過此前叁肆家平台每天給他打電話的情況了。
與吳菲菲不同,周小純之所以陷入債務危機,是因為今年7月騎摩托車不小心撞人。“撞了人之後被這個人敲了竹杠,賠了壹萬多塊,其中幾千塊是跟同學借的,兜不住了就聽了別人的話去網上貸款。然後就壹發不可收拾了,”周榮後悔平日對女兒管教太過嚴厲,“她就是不敢告訴我們撞了人,才去借錢的。壹直到借新還舊,實在還不上錢才告訴我。現在我們都不知道這窟窿究竟有多大,她也糊裡糊塗,我們就等著人家打電話催錢。”
“她是男是女?”
“裸條貸款”影響的不僅僅是壹個人或者壹個家庭,也影響著與貸款毫無關系的人們。
“很多人打電話騷擾我,各個地方的,”王丹(化名)也在本次泄露名單之中,她的身份是壹位打裸條的女生的室友。
王丹已經連續叁肆個月每天都會接到催收電話,但是她根本與借錢的室友不熟悉——這位室友很少住在宿舍,也不知怎的就在借條的親友壹欄填了自己的信息,而現在,這位打裸條的同學已經“消失”了叁個多月,學校方面曾經嘗試聯系,被告知在家躲債。
而被這位室友“坑到”的不只是王丹壹個人,周圍好幾位同學都經常接到莫名的催債電話,“我根本聯系不上她,怎麼催債?我壹個學生,也不能做什麼,就總被騷擾。”
王丹所說的聯絡不上是有原因的。澎湃新聞從本次泄露的10G信息中,找到了30位涉事女大學生的電話,但是沒有壹個電話能夠撥通,全部顯示停機或者關機。大部分學生的親友電話也撥不通,特別是父母電話,大部分顯示空號。這其中,不少都是因為欠了巨額校園貸被催債,又無法清償。
更冤的是被打借條的學生誤留電話號碼的手機用戶。當澎湃新聞根據泄露信息,撥打顯示為某位同學母親的電話時,接電話的是壹個廣東口音的男子。當記者詢問認不認識這位同學時,該男子不耐煩道:“她到底是男的是女的?”
該男子表示,近期已經遭到很多催債電話騷擾,張嘴就提這位同學的名字,但是他身在廣東,根本不認識這位同學:“所以我才問你她究竟是男是女,她住在哪裡我完全不知道啊”。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泄露信息中標記為某大學生母親的電話的用戶。當聽到記者表示女兒是否在網絡上借錢時,她嗤笑道:“我女兒才2歲,你問我她有沒有在網上借錢,騙子!”顯然,這位女士的號碼也被盜用,還在通話中把記者當做了實施電信詐騙的不法分子。
散布裸照構成犯罪
澎湃新聞發現,不少大學生之所以負債累累,是因為在多個平台上重復借款,並且借舊換新,但是很多平台的放貸人士在平台之外向其收取高額利息,最終導致利滾利,讓家庭和身邊親友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在這次網絡流出的不雅視頻中,不少文件夾都標記為“借貸寶”,這是因為這家也是在校園貸中比較流行的平台。12月1日凌晨,借貸寶在12月1日凌晨通過“借貸寶官微”發布《關於網傳借貸寶不雅照泄漏的公告》,稱借貸寶不提供發送照片功能,此次流出的照片是6月曝出的“裸條”被人打包後的結果。
借貸寶方面聲明借貸寶方面聲明稱,借貸寶是合法合規的網絡直接借貸平台,平台上從未產生、儲存過任何“裸條”照片。此類不雅照系少數用戶與第叁方不正規借貸公司或放貸人私下交易而產生。部分用戶因急於借錢,繞過平台規則的限制和監督,通過QQ、微信等渠道,以押“裸條”為條件進行借貸,相關不雅照片皆通過QQ、微信、短信等渠道流傳。此類行為,是借貸寶平台壹貫高度重視並嚴厲打擊的。此外,借貸寶稱公司法務部門已經手機相關證據,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12月1日中午,百度網盤已經不能下載上述裸條內容。
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新宇律師表示,如果放貸者將借款人裸照散布出去,很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如果放貸者不通過正當的民事途徑來尋求救濟,而是把他已經掌握的裸照對外發布,或者傳播,這個可能涉及到違法犯罪。比如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名譽權,情節嚴重的,復制打包下載甚至營利,那麼會涉嫌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壹旦是以牟利為目的,構成刑事犯罪,對應的是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
女兒被卷入此次泄露事件的吳泓稱,昨天有很多人打電話提醒他,他打算聯系合肥公安局報案,“我相信,他們壹定會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相應的後果的。”
相關報道:“裸條貸款”風波不斷:信息遭販賣、借款人被安排“肉償”
近壹年來,媒體頻繁曝光“裸條借貸”,但這壹現象並未銷聲匿跡。在裸條借貸相關QQ群內臥底長達壹年的刑天(化名)告訴記者,經他觀察發現,“裸貸”已形成壹條灰色經濟產業鏈,由此衍生出“肉償還款”和裸條信息售賣等盈利方式,選擇裸持借貸的借款人也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建QQ群經營“裸貸”生意
近年來,“裸條借貸”這壹網貸亂象屢見報端。高利貸團伙通過壹些網絡借貸平台向大學生提供“裸條放款”。“裸條貸”的借款人壹般為女性,她們以手持身份證的裸體自拍照及視頻替代借條抵押給放貸人,並向放貸人提供個人信息、父母親朋的電話。壹旦逾期不還,放貸人便以公開裸體照片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系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的手段。借款人的借款目的多種多樣,有的為個人消費,有的則為了救急。
然而,媒體的頻繁曝光及相關政策的出台並未讓這壹現象銷聲匿跡。放貸人建立QQ群,不斷吸引貸款人入群,以此為平台經營“裸貸”生意。
受前街壹號 記者委托,刑天以女性身份在“大學生借貸群”、“裸貸群”等借貸群內潛伏近壹年。因媒體曝光和騰訊相關政策等原因,壹些群名會將“裸”以“果”字替代,或以另起爐灶、更名喬裝、全體禁言等方式“躲避風頭”。
在群內,常會有放貸人主動加他為好友,吸引他進行貸款,“這些人有民間借貸平台的中介,也有個人。”有些放貸者會在對話開始便詢問他是否為處女。對方稱“處女額度高壹點,非處女額度低壹點。”至於貸款利率,他表示,“據我觀察,放貸人對此都有不同的要求,壹般在5%到35%之間,裸條利率則視女生資質而定,處女和條件不錯的女生利率相對低壹些。”
逾期不還者或被安排“肉償”
刑天稱,群內有人專營“騙裸條”的生意,以優厚的條件吸引借款人提供“裸持”自拍和視頻,隨後又以“審核不通過”為由拒絕為其放貸。
此外,群內還常會出現“裸條打包出售”及“裸條福利”的信息。並有人專門建立“裸條信息售賣”群和“福利”群,公開售賣和分享裸持者的裸照、視頻和個人信息。更有人專門建群,以便招攬客戶,安排無法按期還款的貸款人“肉償”。所謂“肉償”就是以性交易償還欠款。
“老資源的價格相對較低,也有人按人售賣,最低可以賣到壹人壹元。新資源的價格則較高。”刑天說,可以提供肉償的貸款人裸條被簡稱為“肉償資源”,售價從88元到388元不等。而“福利”則是群主免費分享的裸條。
裸借女孩向記者借錢
12月1日,前街壹號 記者根據刑天提供的相關信息,進入“校園貸”群,該群公告顯示“本群群主專業果(裸)貸贰拾年,堅決為客戶保守隱私。除非逾期不還款的人員,將會公布其資料。群內有壹些拒不還款的人員資料視頻,給大家做為福利。”
壹些已經被公布的“裸條”中有貸款人“裸持”照片、視頻及個人信息。記者發現,貸款人遍布廣西、吉林、肆川等地。貸款人普遍為大學在校生和大專生。所留信息包括身份證、住址、父母親朋電話及學信網賬號等。
前街壹號 記者聯系到眾多借款人中的壹個“小鳳”,經反復溝通後,小鳳添加了記者的微信,但開口第壹句話便是向記者“借錢”。小鳳發布朋友圈顯示,她今年20出頭,在工廠打工,父親患病。在11月27日,她發朋友圈稱,“我也只不過贰拾出頭的年齡,為了還賬,為了家人,我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就要被你們如此非人對待。”
記者撥打另壹借款女孩父親電話,接電話的是壹名自稱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的李姓警官。他稱,警方已介入調查,相關人員手機均在警方處作調查使用。
校園貸無准入門檻或為主因
以更換群名躲避監管
針對由此衍生出的“售賣裸條信息”及“肉償”等灰色鏈條存在的問題。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互聯網金融法律專家左勝高分析認為,以裸照進行質押是無效的,借款人可及時索回並要求徹底清理。借款未還時,放貸人以裸照進行威脅或出售,該行為已經涉嫌敲詐勒索、傳播淫穢物品等刑事犯罪,將照片中的身份信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的,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受害人可以第壹時間報警。發現個人照片或身份信息被公開或販賣的,及時采取法律手段維權,防止違法侵權行為進壹步惡化。
左勝高認為,校園貸沒有准入門檻、校園貸平台對裸貸的默許和縱容都是裸條借貸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此外,大學生普遍沒有征信記錄、沒有可提供擔保物和還款來源,但他們消費需求旺盛、過度消費情況嚴重,造成校園貸亂象頻發。裸貸現象普遍隱蔽性強、深入校園各個角落、涉及群體多、范圍廣。而且面臨多部門多重管理又無人管理的局面,造成裸貸屢禁不止。壹方面應加大校園貸的規范立法和監管力度,提高網絡借貸進校園的准入門檻,禁止裸貸等蔓延。另壹方面應加大平台對借款人資質審查、出借人風險告知義務,提高大學生作為借款人的門檻。同時要規范催收市場,打擊非法高利貸、杜絕暴力催收、“黑社會”催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