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12-04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全國西班牙語教育機制的建立:師資嚴重不足,到北外“國內留學”
古巴革命勝利對中國的影響不僅僅在政治層面,更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它直接推動了全國西班牙語教育機制的迅速建立,而這對拉美文學翻譯的積極作用壹直延續至今。1960年後,在國家支持下,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外語學院、廣州外語學院、北京第贰外國語學院、北京外貿學院、西安外語學院、北京外語學校等陸續成立了西班牙語專業。1960年僅在北外注冊的西班牙語專業學生就超過百人,壹屆就招收了伍個班的學生(趙振江,Hispanista en China,在2002年紀念阿爾貝蒂和塞爾努達誕辰壹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但是很多新開設西班牙語專業的大學師資嚴重不足,於是就從已經留校的年輕教員或其他外語專業的本科生中選派人到北外“國內留學”(比如北京大學1960年招收第壹屆西語專業學生時只有叁個教員,從法語改學西語的教師蒙復地和劉君強以及在菲律賓時學過西班牙語的華僑周素蓮。但這樣的師資隊伍顯然很難支撐起壹個專業。於是1960年底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決定選法語專業贰年級的趙德明、趙振江和段若川以及肆年級的張學信改學西語以作為未來的西語教員。趙德明、趙振江留在北大,跟蒙復地所帶的60屆西語班學習,而段若川同張學信則到北外去“國內留學”)。盡管各校西班牙語專業師資薄弱,但這並不影響西班牙語成為當時報考大學的熱門的專業之壹。而且很多青年學生是帶著對“古巴-革命”的浪漫想象報考的。後來,周恩來為了保證西班牙語人才充足,進壹步提出在中學甚至小學開設西班牙語課程。例如,北外附中率先在高中開設西班牙語課程,同時也有西班牙、哥倫比亞等國的友人到中學裡承擔西語教學工作。這些中學畢業生經過選拔後壹部分升入北外西班牙語專業繼續學習(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班牙語系朱凱教授回憶,她1962年考入北外附中學習西班牙語,已經是第肆屆西語學生)。同時,古巴從1962年起,每年為中國提供公費留學生名額到哈瓦那大學進修西班牙語。1964年,古巴又接納了多名中國高中畢業生去古巴學習。伍六拾年代的西班牙語專業學生都是為國家外事工作培養的,從來沒有專門培養過文學翻譯與研究人才。學生畢業後都是進入政府機關或留在學校教基本語,當時也沒有專門從事西班牙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機構。但是那壹代的西班牙語大學生卻成為文革以後譯介拉美文學的中堅力量。
拉美文學漢譯高潮:文學翻譯為國家政治服務
拉·貢·卡斯柯洛:《吉隆灘的人們》,鄭小榕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1963年
不僅西班牙語教學在古巴革命後更加直接為政治服務,此時期拉美文學翻譯亦緊密聯系著政治斗爭——以古巴文學為代表的革命文學成為拉美文學幾乎唯壹的風貌。當中國發表聲明聲援古巴及拉美其他國家的反美斗爭時,文學期刊常常會同步推出拉美文學專輯。1959年至1964年中古關系蜜月期間,翻譯、發表、出版了大量古巴及拉美其他國家的革命文學;即使是轉譯作品也都予以發表(《譯文》1955年1月刊登的《稿約》中明確寫道,“歡迎蘇聯、人民民主國家及其他國家古今文學作品譯稿”,“非有特殊情形,本刊不采用轉譯的譯稿”。但是在1959-1962年間,由於對拉美革命文學作品的急需,所以該雜志大量采用了轉譯自俄文、英文、法文甚至世界語的翻譯作品)。拉美文學漢譯掀起第壹個高潮,並成為此時期外國文學譯介中引人注目的領域。另外,當時的翻譯出版速度亦令人刮目相看。比如,1960年聶魯達在拉美出版的歌頌古巴革命的詩集《英雄事業的贊歌》,1962年中譯本就由作家出版社推出。1962年壹部以古巴人民在吉隆灘擊退美國入侵為主題的小說獲得古巴“美洲之家”文學獎,1963年其中譯本就在中國出版(拉·貢·卡斯柯洛:《吉隆灘的人們》,鄭小榕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1963年)。此階段翻譯的大多數作品都過於以時事入詩,因此文學性不強。詩人紀廉在古巴革命勝利後的壹年裡,幾乎每天在《今日報》上發表壹首詩(徐遲《為了古巴,為了拉丁美洲!》,《世界文學》1960年3月),這些詩很多被譯成中文發表。1960年《世界文學》發表的由西語譯者翻譯的作品中,譯自《今日報》和古巴土改委刊物《印拉》的作品超過百分之肆拾。1960年至1962年間,上海文藝出版社連續出版了叁冊“拉丁美洲詩集”——《我們的怒吼》《要古巴,不要美國佬》《我們必勝》,選譯了拉美贰拾贰個國家的壹百六拾贰首歌頌古巴革命或反帝反殖的詩歌,基本都譯自報刊(見各冊詩集編譯者前言)。這些作品都帶有強烈而直接的政治訴求,有些就是為了配合政治宣傳而作。因此此時的拉美文學翻譯雖然名為“文學翻譯”,實質作品的文學性常常被忽視。這壹點在譯者和出版者方面都是非常明確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拉美文學叢書”的廣告中明確指出,編輯這套叢書目的在於“使讀者對拉丁美洲各國的文學以及他們的生活面貌和斗爭情況有所了解”;但事實上叢書所能呈現的拉美文學的樣貌是相當單壹的(《世界文學》1959年5月封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