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6-12-17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黄世霖看来,动力电池供应厂商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对滥用动力电池,造成使用风险的汽车生产厂商说不。他称,有些汽车生产厂商,有的不按使用标准,滥用动力电池,还有的自身技术水平不达标,当连接、保护、充电等工艺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宁德时代在和国内车企合作时,也曾数次因为客户的不恰当做法,拒绝向其出货。
黄世霖觉得,国家政策引导企业整合,让动力电池做大做强,有助塑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未来除了标准化生产,可持续的售后技术支持和生产,将是行业巨头们比拼的关键。
在新能源材料的选择上,宁德时代在大巴和储能领域下注磷酸铁锂技术,乘用车则是三元材料,公司产能占比将逐步由1:1调整为2:1,同时各自有适用领域,替代性不强。
黄世霖坚信,在5-10年内,三元材料的提升和能量密度的提升,是这个乘用车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最有可能实现真正的量产,形成消费市场。对于磷酸铁锂,重点在于提升循环寿命、使用寿命,公司目前承接了国家“十三五”动力电池创新项目,正在研发可达15000次循环,能使用20年以上的产品。
黄世霖认为,这两种材料,就能满足快充需求。宁德时代正在开发15分钟充满电,充电可以达到4C的产品,预计2018年量产;到2020年,可升级到10分钟充满电,达6C的产品。从应用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考量来看,足够市场使用需求。
作为2015年动力电池出货全球第三的企业,黄世霖称,未来储能市场将比电动汽车大得多,并下注磷酸铁锂材料。
他介绍说,只要用电的地方,都可以搭配储能器,提升电能质量并降低用电成本,实现能源使用的智能化。除了发电侧外,用来调频调幅的输配电过程中应用空间也很大。最重要的是用户侧,可以削峰填谷,作为智能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要一环。
当电池在大巴上用了七八年,容量还剩70%至80%的时候,拿下来作为储能设备,再用十年,到时候回收,再去做电池原材料,以此实现循环经济利用。宁德时代目前通过布局动力电池、储能、回收,尝试构建了锂电池产业链的闭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