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3-10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韓國 | 字體: 小 中 大
信任親信而對制度缺乏尊重,這壹現象在韓國社會裡普遍存在。與中國相比,私人關系在韓國社會裡具有更加強大的資源動員力。社會學領域裡有壹項針對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的GSS調查,這項調查結果顯示,與中國人相比,韓國人用於私人交往的時間更多,通過家庭成員之外的熟人獲取的情感支持、社會資源也更多。
韓國社會裡存在叁種“緣”: “學緣”、“地緣”和“親緣”。“學緣”指的是畢業於同壹所學校的校友,在普通人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在韓國,某個單位、某個部門甚至是某個領域被某個學校畢業生壟斷的現象很常見。這是因為校友之間會互相提攜。筆者曾經問壹位中國教授,壹所後起大學要成功需要怎麼做。這位教授回答需要聘用高質量的教授、投入巨額的科研經費等等。同樣的問題問韓國人,他們會說關鍵是栽培好初期的畢業生。
韓國有幾所建校較晚的私立大學就在學校發展初期通過獎學金吸引了大批優秀學生,又動用學校的影響力將這些畢業生安插到優質就業崗位,並為其職業升遷提供幫助。這些人在職場站穩腳跟後會錄用和提拔校友,在職場裡建起自己的小山頭,而學校也就漸漸有了競爭力。中國人往往通過長期交往建立起壹對壹的熟人關系,而韓國人的“學緣網”是“半天生”的,壹旦進入某所學校就被視為進入了這個集團,來自集團的無言壓力促使校友之間相互提攜。
“地緣”指的是同鄉,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選舉中發揮的作用尤其巨大。韓國人即便是早已離開家鄉,也傾向於把選票投給與自己籍貫相同的候選人,並不是因為這些候選人當選會給家鄉發展帶來利好,而是因為不同地域之間存在著互相敵對的情緒,這在韓國被稱作“地域主義”。學者們對於“地域主義”的形成原因進行了不同解釋,但大家都承認政客們在選舉時不斷利用“地域主義”,是“地域主義”持續存在的重要原因。無論候選人的資質如何,只要是同鄉就給票,這顯然是對選舉制度的破壞。韓國每到選舉時就會對“地域主義”進行批判,甚至明文禁止人們在選舉前召開“同鄉會”、“校友會”等,但“地域主義”仍然存在。韓國的總統們被批評“任人唯親”,韓國選民則是“選人唯親”。
“血緣”指的是通過婚姻形成的親緣關系,在韓國社會金字塔的頂端發揮著巨大作用,財閥家族是“血緣”關系網的核心。在軍政府時期,財閥家族門曾經積極地與政治家以及其他財閥聯姻,在韓國實現民主化轉型後,更青睞媒體、教育、法律界。在這個貴族血緣網中,不同領域的信息和資源相互交流轉換。韓國是小國家大企業,以財閥為核心的“血緣網”具有很強的資源壟斷能力,像吸塵器壹樣吸引著各種社會精英。
以“叁緣”為代表的各種私人關系網絡把韓國人劃入壹個個圈子。相比之下,中國社會更加原子化,而韓國社會裡存在無數私人化的小集團。集團內部文化帶有家長制特征,位高年長者位於階序最上層,晚生後輩對他們較為服從。這種文化有利有弊,但肯定會削弱韓國人對制度的信任,增強他們對小圈子的倚重。源自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社會裡結出了不同的果實,與之配套的現代民主制度也在布滿網格的韓國社會裡顛簸前行。在韓國,公私領域分不清的不止是政界,各種組織裡都存在這種現象。以韓國大企業為例,盡管是上市公司,盡管企業創始人家族只擁有很小比例的股份,但他們仍然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掌控權。專業CEO更像是財閥家族的家臣,既要比能力也要比忠心,為此不惜損害廣大股東的利益。
知識分子是韓國民主制度的守門人
既然公私界限模糊的並非樸槿惠壹人,為什麼韓國人不能接受“閨蜜幹政”?因為韓國人對於公平正義有著執著的追求,在關乎是非黑白、大義名分的事情面前,韓國人尤其知識分子往往表現得非常剛烈。自贰戰結束,韓國的知識分子就受到西方民主文化的熏陶,同時他們身上又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儒生性格,過去是民主運動的先鋒,今天是民主制度的壓倉石。
崔順實事件就是在梨花女大露出了端倪。崔順實向梨花女大注入了巨額資金,但教授們沒有在校長的壓力、金錢的誘惑下低頭。梨花女大師生的正義感並不是個例,雖然資本對於高校的滲透日益深入,但韓國校園針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判精神仍然存在。例如多年前叁星曾經給高麗大學捐款建了壹座大樓,高麗大學因此決定授予叁星企業主名譽博士學位。但該校師生認為叁星在企業經營中存在很多不道德行為,學校賣學位的行為辱沒了象牙塔。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當天,高麗大學的師生們舉行了抗議示威,事後叁星企業主公開道歉,稱學生們的行為源於自己德行有失。
韓國的媒體雖然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也有過分商業化之嫌,但同時也經常承擔社會正義守門人的角色。韓國的媒體作為“無冕之王”向來不懼怕政治家,倒是政治家們對他們懼怕叁分。總統的權力只有5年,媒體的權力才是永恒的。崔順實事件發生後,中國人驚歎於韓國媒體人的能力和勇氣,其實這樣的記者在韓國媒體界並不罕見。這次事件中,記者遍訪企業、學校,甚至在垃圾堆裡尋找證據。金大中時期,有記者為了揭露總統打擊媒體的事實,甚至在青瓦台裡安裝過竊聽器。2005年,壹名記者得到了安全部門針對企業的竊聽錄音,該錄音證明叁星集團對韓國政界、法律界甚至市民團體的關鍵人物進行了長期持續的賄賂。這名記者以赴死的覺悟輾轉多國與曝料人接觸,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公開了錄音內容,這就是震動韓國的“X檔案事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