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3-21 | 來源: 明鏡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新聞檢索的方便,“新聞要對比著看”這種說法在中國網民乃至壹般中國公眾當中流行開來。
這種說法的主要的意思是,孤立地讀某條或某類的新聞,它的意義很難判斷。要對新聞的真實意義做出大致不錯的判斷,就必須把不同的新聞羅列對比,對照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得出得出新聞的真實意義。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北京。
例如,在過去的30多年裡甚至在今天,中國官方媒體不斷說,中國實行法治,法院獨立辦案。單獨讀這樣的新聞,讀者得到的印象是中國已經融入世界文明,至少是已經跟世界文明相去不遠。
但是,如今中國媒體又有報道說,司法必須是中國共產黨的刀把子。讀到這樣的新聞,讀者得到的印象就變成了中國依然與世界文明相距甚遠,依然是野蠻的國家,當今中國依然是秦始皇時代的中國,法律或司法只是統治者管制人民的方便工具。
中國究竟是已經融入世界文明或跟世界文明已經相去不遠,還是仍然跟世界文明依然相距拾萬八千裡,理想的新聞當然可以幫助讀者做出這方面的結論。但更好的、或者說更有趣的新聞是引導讀者進行更多的思索。
比如,“中國實行法治,法院獨立辦案”,這樣的報道究竟是騙人,還進行這樣的報道人是自己騙自己,或者自己被別人騙了?“司法必須是黨的刀把子”,這樣的報道究竟是措辭不當,還是真實地反映出中共當局依然是壹如既往,死不改悔,毫不羞愧地獨裁專制?
以上我們是用中國媒體做例子說明新聞必須對比著看。接下來我們要說,讀外國媒體有關中國的新聞報道,讀者也必須對比著看,否則難免要鬧笑話,顯得像傻瓜。
我們不妨以過去叁天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北京的英語新聞為例。
3月17日,蒂勒森還沒有抵達北京,英語世界外國媒體報道的壹個共同主題是,蒂勒森在韓國和日本就導彈威脅和核武器威脅問題對平壤說狠話,蒂勒森的那些狠話也是說給北京聽,其目的是迫使北朝鮮的主要援助國中國拿出真正的行動約束北朝鮮。
顯然是為了方便北京明白美國的意思,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華盛頓發出推特,譴責北朝鮮多年來戲耍美國,並抱怨中國沒有為解決平壤對外威脅問題提供多少幫助。
3月18日,蒂勒森國務卿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首次訪問,並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了會談。英語世界媒體當天占壓倒優勢的報道主題是,北京敦促華盛頓在朝鮮問題上頭腦冷靜;美國威脅要對北朝鮮采取更嚴厲的措施,但中國予以反推。
到了3月19日,蒂勒森在北京會晤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英語世界的媒體又有了新的報道主題:特朗普總統期盼訪問中國;蒂勒森會晤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贊揚中美接觸;習近平,蒂勒森誓言在地區熱點問題上合作;蒂勒森誓言跟中國合作。
72小時還沒有過去,英語媒體有關美中關系的報道標題或主題就呈現出這樣的劇烈變化。第壹天是美國教訓中國,第贰天是中國反過來教訓美國,第叁天則是美中兩國哥倆好,好成了壹個蛋。
把叁天來的英語世界媒體報道拿來對比閱讀,讀者就算是天真得要命,也難免要想到誰忽悠誰的問題----究竟是媒體忽悠受眾,還是媒體自己被忽悠?究竟是美國試圖忽悠中國,還是中國試圖忽悠美國?
如此對照閱讀,英語世界過去叁天來有關美中關系的國際新聞就有點偵探小說了。或者說,有點像鬧劇。
這樣的小說或鬧劇雖然看上去令人眼花繚亂,但恐怕也會有不少讀者會產生壹種強烈的印象,這就是,就談判技巧、談判策略和戰略而言,蒂勒森和特朗普很業余,很不成熟,只是善於進行沒有任何威懾力可言的咋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