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3-22 | 來源: 江澤民其人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江澤民 | 字體: 小 中 大
江世俊主持偽中央政府宣傳部日常工作,他把全部的心血研究用於法西斯宣傳上。他也深深懂得了輿論的力量。雖然他每日“公務繁忙”,但是總不忘抽出壹些時間,對江澤民進行“諄諄教導”。後來人覺得江澤民“六肆”前封殺《世界經濟導報》事出偶然,實則大謬。媒體的力量,江澤民在拾伍歲以前就已經懂得了,只不過日後在共產黨官場的摸爬滾打中,吸收了更多共產黨的宣傳“理論”,鍛煉得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有機會付諸實踐罷了。
江世俊壹手策劃了“大東亞聖戰太平洋戰績展”,利用他學到的宣傳技巧和電機知識,用聲光演示日美之間的空戰和海戰,日軍開炮,美機中彈墜毀,模擬得栩栩如生;《奇襲珍珠港》的巨幅油畫,占滿牆壁,戰雲蔽空,零式戰斗機黑蚊壹般俯沖起落,顯示日軍武士道精神,以及天照大神保佑的“武運長久”,讓觀眾感到侵華日軍不可戰勝,會永遠留在中國,“殲英滅美”指日可待。
同時江世俊還參與策劃了抗擊英美的電影《萬古流芳》,高酬聘名導演,請形象高大的明星高占非演林則徐,完全按侵華日軍仇美需要改造歷史。
為粉飾太平,讓市民淡忘幾年前的南京屠城,江世俊還搞民俗形式的宣傳,利用佛教文化“盂蘭盆會”,大放河燈,在報導中渲染秦淮河中,玄武湖上,綠波中壹片蓮燈花海,南京市民觀者如堵,擠滿秦淮兩岸、夫子廟前,於無形中被麻醉洗腦,沉醉於“太平盛世”。
江世俊負責的日偽宣傳部編創通俗兒童歌曲,深知洗腦要從娃娃抓起,用“寶刀如電氣如虹,為爭壹盛榮,”灌輸兒童為“民族”昌盛富強可以殺人和發動戰爭;用“千裡萬裡,大風揚揚,”歌頌侵華日軍進軍亞洲千辛萬苦,為爭取東亞民族解放在大風中長途跋涉,英勇犧牲;用兒童讀物連環畫《英美侵華史》,煽動對英美的仇視,歌頌“大東亞共榮圈”,“亞洲人民齊努力,殲英滅美竟全功”。
江澤民算是比較早熟的人,當時壹直亦步亦趨地跟著江世俊學習這壹系列麻醉洗腦技術,而且天生壞水兒,壹說即通,壹點就會。今天的中共以傾國之力堆起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肆大櫥窗城市,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各路歌星、影星、笑星壹起上陣宣傳“盛世大聯歡”。然而中國九億農民人均年收入僅2620元人民幣,低於聯合國貧困線標准──人均年收入不超過叁百六拾伍美元,即叁千多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九億農民整體貧困。這些農民和城市叁千萬下崗職工及家屬,如果不是餓著肚子,光看電視宣傳,真的以為自己生活在天堂裡,這也是拜當年法西斯和漢奸給江澤民培養的宣傳“才能”的種子,加上共產黨的黨文化澆灌和江澤民的“天份”而得以成熟發揚,結出的果子。
在江澤民叁權在手之後,他利用密友陳至立任教育部長的機會,給孩子們洗腦,最令人發指的就是企圖在教科書中把岳飛和文天祥排斥出民族英雄之列,並美化遺臭萬年的賣國賊秦檜。江還采用類似《意志的勝利》的手法,斥資叁千萬美元,讓張藝謀拍出了風景和動作美輪美奐的影片《英雄》來美化暴君秦始皇,並在人民大會堂首映。這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手筆,既有他老子當年對他的影響,又結合了江後來學到的中共宣傳手法,其財力投入上更猶有過之。應該說江世俊所編造謊言的范圍和深度是無法與江澤民相比的。
江澤民喜歡秦淮河畔的花柳繁華、溫柔富貴。侵華日軍捧紅了色藝雙絕的帝國之花李香蘭,她演唱了許多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如《何日君再來》、《夜來香》、《賣糖歌》、《歌舞今宵》等等,在淪陷區聽到如此甜美和風光旖旎的歌聲,人們自然會淡忘幾年前的那場屠城。李香蘭主演了《支那之夜》並唱紅了與影片同名的歌曲,描寫壹個中國姑娘雖然挨了日軍的打,卻還癡心不改地愛戀著日本侵略者。這種用甜歌和美女細致入微的洗腦手段,也令江澤民印象深刻。江澤民曾親自指示中央電視台每年過年聯歡晚會都要以宋祖英歌唱“盛世”的頌歌開幕,這種苦心就可見壹斑。
對於當年貌美如花的李香蘭,江澤民更是念念不忘。1991年,日本肆季劇團來華演出大型音樂劇《李香蘭》,其中不乏對歷史的改述。當時已經71歲的李香蘭本來准備親自來華參加大連的閉幕演出,後因身體不適而不得不取消行程,江澤民還歎息了很長時間,為沒有和當年千萬男人的夢中情人直接見面說上幾句話而遺憾。
江世俊年年祭祀孔子,舉行大典,表演“八佾舞於庭”,以示弘揚中華文化,並且按照《禮記》王制,豬、牛、羊叁牲作為“太牢”祭後分割送給日偽政府部、局級官員。江澤民打著弘揚民族文化的旗號,實則為中共塗脂抹粉,與乃父壹脈相承。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