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4-12 | 來源: 頭條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楊麗萍 | 字體: 小 中 大
有投資者緊急撤離大理
雙廊鎮上壹家著名的海景客棧,老板唐岳然是重慶人。
他說這幾天客棧只有幾個客人入住,客棧服務人員已陸續離開。10日之後,他和家人也會暫回重慶,等待重新開業通知。另壹位重慶投資者方嶺則在此時緊急刹車。
今年2月,方嶺籌集了數百萬元資金,計劃在大理修建壹家老年候鳥客棧——供老年人長期養老居住。很快,他在靠近蒼山的中和村找到了合適的農家院子,准備第壹期投入400萬元,修建16間客房。如今,最嚴洱海保護令發布。雖然此次行動是針對環洱海沿線,但方嶺判斷此時不宜投下重資,趕緊撤離大理,暫停了候鳥客棧的計劃。
據悉,從去年10月開始,古城就已經停止辦理客棧經營的所有證照。面對風暴,在雙廊經營著叁家客棧的丁浩語說,他2012年來雙廊旅行,與妻子在洱海邊相識;2013年放棄北京的高薪工作,到雙廊定居;此後開起客棧,父母、妹妹相繼來到雙廊,女兒也在洱海邊出生。丁浩的人生軌跡,並不僅僅是壹個來雙廊淘金的投資者,而是壹個舉家移居的“新大理人”。
和丁浩壹樣把自己定位為“新大理人”的外來者不少,早年來到大理的人,都對這方山水有著深深的熱愛。大理寄托著他們詩與遠方的情懷,也承擔著他們育兒、養老的現實需求。
“壹個把大理當作家鄉的人,怎麼舍得去污染這片土地?”丁浩說。定居之後,他說服了幾個朋友,籌集了800萬元開起客棧。在排污上,從最初的修建叁格化糞池,到修建伍格、柒格化糞池,到安裝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後的污水達到壹級A標,並外運到指定的污水處理廠,每壹步都嚴格按照政府的要求走。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壹個非常自律的人,但壹些模糊不清的政策,讓他感到有些迷茫。
其實,丁浩所言不虛。根據2015年9月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洱海的污染源分為叁類,其中畜牧糞便占40%,農業污染占20%,生活垃圾占25%,5%是其他。也就是說,客棧占的污染不超過5%。-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