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4-27 | 來源: 鳳凰周刊 | 有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航母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第贰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今天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意味著中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據新華社報道,下壹步,該航空母艦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並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這艘航母有什麼特點?與中國第壹艘航母遼寧艦有什麼不同?更重要的是,它的戰力將會如何?請看《鳳凰周刊》的詳細分析。
蘇式航母色彩濃重
關於這艘航母的傳言由來已久。
2015年10月27日,美國《大眾科學》網站在報道中國第贰艘航母的進展時,刊登過壹張“內陸航母”的照片。此文認為,照片中“內陸航母”的艦橋體現了第贰艘航母的特征,相控陣雷達的安裝位置較遼寧艦有了明顯變化,通信設備也有所改變。這些變化不算小,但在大眾眼裡則是細微差異。
2015年最後壹天,中國國防部召開例行記者會,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證實了中國“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後,啟動了第贰艘航空母艦研制工作,正在自主開展設計和建造”。他宣告新航母正在大連建造,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常規動力裝置滑躍起飛,搭載國產殲-15飛機和其他型號艦載機。
楊宇軍的發言,實際上已經勾勒出了這艘新航母的技術輪廓:依舊帶有蘇式航母的色彩。
蘇式是相對美式而言,美式航母最明顯的技術特點是采用彈射起飛-阻攔著艦,蘇式航母則采用滑躍起飛-阻攔著艦。航母是圍繞艦載機建立的海上平台,其作戰能力幾乎完全依賴艦載機,因此,艦載機在航母上的作業特點對其戰斗力的發揮影響嚴重。
粗略來講,兩種航母流派在執行防空作戰時,效果相差不大;但噸位越大,美式航母的優勢越明顯,4萬噸美式航母的戰斗力相當於6萬噸的蘇式航母。
蘇式航母的構型更適合執行守勢的防御作戰,美式航母具有更強的攻勢作戰能力。遼寧艦前身是壹艘典型的蘇式航母即1143.6型遼寧艦,續建之後,蘇式航母的特點大體全部保留。而在建中新航母對蘇式特點的繼承和突破,則有復雜的現實考量和戰略安排。
著眼於鍛煉、保持工業能力
如果第贰艘航母和遼寧艦大同小異,豈不是又多了壹艘試驗平台?第贰艘航母與遼寧艦相比,意義何在?
記者招待會上,楊宇軍透露,“第贰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收了遼寧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在許多方面將有新的改進和提高。
在筆者看來,考慮到時間的先後銜接,第贰艘航母從遼寧艦的實踐中所獲收益,相對於其工程龐大的體量,應該不會太多:如果壹艘航母在2015年開工建造,那麼它的設計工作肯定更早進行,設計工作無論如何也需要數年完成。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