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5-12 | 來源: 惠風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毛澤東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朝鮮戰爭的進行,總數達100萬的中國軍隊傷亡巨大。毛澤東於1951年春季、夏季開始不斷地向斯大林提出,戰爭使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困難,希望退出戰爭。但斯大林不允許。
1949年12月,毛澤東與斯大林在壹起(圖源:VCG)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共產黨人與美國的盟友韓國之間爆發了戰爭。
戰爭爆發前,金日成同斯大林搞了壹個協定。實際上正是斯大林挑起了戰爭,他支持了金日成的冒險計劃,該計劃是:在至多27天內奪取南方。
沖突爆發前,毛澤東顯然是完全支持金日成和斯大林的。在朝鮮戰爭爆發的前壹年,他就從來雙清別墅拜訪他的朝鮮代表那裡得知了金日成的計劃。毛明確承諾將幫助這個鄰居,包括出兵,但只能是在與蔣介石的內戰結束之後。1950年1月底,在孔策沃別墅舉行的壹次會談中,斯大林突然提到了“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提供援助以加強其軍事潛力、鞏固國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當然,關於可能會爆發朝鮮戰爭的問題他沒有向毛直說。
其實,毛無須斯大林解釋就能明白個八九不離拾。毛明確地答應幫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鞏固國防”。而這也不僅僅是因為客人不願違背主人的意願,毛本人也樂意看到壹個統壹的朝鮮,樂意看到朝鮮與中國壹起建設社會主義。或許,他明白,斯大林是要他為新的角色做好准備,這個角色就是:充當世界革命的“打擊力量”。不管怎麼說,當時的他也不怕美國人。
同毛進行會談之後,1950年3月30日,金日成動身前往莫斯科。4月,他同斯大林秘密舉行了叁次會談。
斯大林確信:“在危急的情況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會出兵。”誠然,他還有壹個補充說明:“應當絕對相信,華盛頓不會卷入沖突。”斯大林說這句話是想安慰金日成。事實上,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把美國人拖進沖突!斯大林再次向他建議:“你應當尋求毛的幫助,他非常善於處理亞洲事務。”
5月13日,毛在中南海接見了乘坐蘇聯飛機到北京訪問的金日成。第贰天,斯大林姍姍來遲地向毛通報了他同朝鮮領導人進行的秘密會談。
在斯大林發出這份電報之前,沒有人告知毛斯大林同金日成在克裡姆林宮會談的內容,這就傷害了毛的自尊心。盡管受到怠慢,但毛仍然完全同意金和斯大林的意見,支持武力統壹朝鮮。金日成向毛介紹了總的作戰計劃,並得到主席的完全贊同。計劃的主要內容在莫斯科已經協調好了!但是,在分手的時候,毛告誡金:“美國人還是有可能進行軍事幹涉的。”然而,他沒有對這壹點表現出特別的擔心。他壹方面說:“如果美國人參戰,中國將派軍隊幫助朝鮮。”另壹方面,他仍然認為美國不會卷入壹場大規模的戰爭。
然而,他和金日成都失算了,只有壹個人,即斯大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事態從壹開始就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發展。9月底,韓國軍隊逼近了叁八線。10月1日,他們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越過了叁八線。當天,麥克阿瑟將軍要求朝鮮人民軍司令部立即無條件投降。讓毛澤東行動的時間到了,斯大林期待的正是這壹時刻。世界革命即將爆發。
斯大林授意蘇聯缺席安理會,把美國拖入戰爭
事實上,美國人之所以卷入這場戰爭,也完全是斯大林有意為之的結果。
戰爭開始後,美國給聯合國安理會寫了信,應其要求,安理會定於1950年6月25日就朝鮮戰爭問題召開會議。在投票表決之前,蘇聯第壹副外長葛羅米柯請求斯大林給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雅科夫·亞歷山德羅維奇·馬立克下達參加安理會會議的指示,以便對聯合國的決議投否決票。斯大林對此建議置之不理。葛羅米柯認為,馬立克應當返回安理會,以阻止通過任何反對朝鮮和蘇聯的決議。斯大林斷然拒絕。葛羅米柯試圖解釋說,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安理會把“聯合國軍”派往韓國。但斯大林不為所動,他甚至親自向葛羅米柯口述了給馬立克的不得參加安理會會議的指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