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5-12 | 來源: 惠風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毛澤東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共中央的許多同志認為,對此必須謹慎行事。
當然,我們不派兵援助,這對於正處在如此困難境地的朝鮮同志來說,是拾分不利的,我們自己也於心不忍;但如果我們出動幾個師,隨後又被敵人驅趕回來,並由此引起美國與中國的公開沖突,那麼我們整個的和平建設計劃將被全部打亂,國內許多的人將會對我們不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創傷尚未醫治,人民需要和平)。
因此,目前最好還是克制壹下,暫不出兵,同時准備力量,這樣做在把握與敵作戰的時機上會比較有利。
我們將召開黨中央會議,中央各部門負責同志都將出席。在這壹問題上尚未做出最終的決定,這是我們的初步考慮,我們想同您商量壹下。如果您同意,我們准備立刻讓周恩來和林彪同志飛到您的休養地,同您討論這件事,並報告中國和朝鮮的形勢。
盼復。
毛澤東
壹九伍〇年拾月贰日
10月4日下午,毛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央各部門負責同志”都出席了這次會議。毛要求與會者把“出兵朝鮮將會遇到的所有不利情況統統說出來”。與此同時,毛又指出,“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樣說,心裡也難過”。
這時毛收到了斯大林的答復,毫無疑問的是,在讀了毛上次發出的電報之後,斯大林很生氣。斯大林這封密碼電報內容直率得令人不寒而栗:
我當然考慮到了……這個可能性,即:盡管美國還沒有做好大戰的准備,但出於威望的考慮,仍會被拖進壹場大規模戰爭;而這又會把中國拖進戰爭,進而把與中國簽署了互助條約因而對中國承擔了義務的蘇聯也拉進這場戰爭。我們應當害怕這個前景嗎?我認為,不應當害怕,因為我們的力量加在壹起比美國和英國強大,其他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值得壹提的軍事力量。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麼就讓戰爭現在爆發吧,而不是幾年後爆發。因為幾年後日本軍國主義將會復活並成為美國的盟國,屆時美國和日本將會擁有李承晚統治的整個朝鮮作為其在亞洲大陸的橋頭堡。
斯大林在地緣政治上的真實意圖昭然若揭了:為了世界革命,他准備挑起第叁次世界大戰!
中國終於中招:同意出兵朝鮮
斯大林同意舉行會談。10月10日晚上柒點,周恩來和林彪同斯大林在索契開始會談。會談很不輕松。斯大林不同意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提供空中支援,稱蘇聯空軍還沒有做好准備。他只是答應,在兩個月到兩個半月之後出動飛機。他在會談結束後給毛的信中也做了這個承諾。真是豈有此理!要求中國人做出犧牲,自己卻不願馬上出動飛機!
與此同時,朝鮮半島的戰爭仍在持續。10月12日,毛再次通知斯大林,他無法出兵朝鮮。對毛澤東和金日成感到憤怒的斯大林在當天就命令朝鮮領導人把他殘余的部隊撤出朝鮮。10月13日他再次電告金日成:
我們認為繼續抵抗是沒有希望的。中國同志拒絕參戰。在這種情況下你們應當准備全部撤到中國和蘇聯來……應當保存實力,以利於今後同敵人的斗爭。
突然間,奇跡發生了!10月13日,也就是在斯大林告訴金日成說他們的斗爭“沒有希望”的當天,毛突然向羅申大使通報說:“中共中央(實際上是中央政治局)再次討論了當前形勢,認為還是要向朝鮮同志提供軍事援助,盡管中國軍隊的裝備不足。”他同時把這個決定告訴了仍在莫斯科的周恩來。羅申和周恩來立即轉告了蘇聯領導人。
毛澤東不斷提出退出戰爭被斯大林拒絕
隨著朝鮮戰爭的進行,總數達100萬的中國軍隊傷亡巨大。毛澤東於1951年春季、夏季開始不斷地向斯大林提出,戰爭使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困難,希望退出戰爭。但斯大林不允許。毛澤東在1951年11月14日給斯大林的電報中寫道:今年因為抗美援朝的關系,中國政府的全年預算已較1950年預算增加了60%;而總預算中的32%均直接用於朝鮮戰場,蘇聯政府給我們提供的軍事貸款尚未計算在內。但是,斯大林仍然不允許毛澤東退出朝鮮戰爭。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去之後,中國才征得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馬林科夫、貝利亞和赫魯曉夫等人的同意,加速停戰談判的迫切要求。7月27日上午拾點,以朝鮮和中國代表為壹方,聯合國軍司令部為另壹方,雙方簽署了停火協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