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6-17 | 來源: 惠風博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毛澤東 | 字體: 小 中 大
朝鮮戰爭前,劉亞樓曾希望空軍參戰達到“不鳴則已,壹鳴驚人”的效果,但毛澤東比較謹慎,說:“壹鳴則已,不必驚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任空軍司令員舊照(圖源:第肆野戰軍網)
1949年10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劉亞樓為空軍司令員、肖華為空軍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為空軍參謀長。這是最先獲得任命的叁位人民空軍將領。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王秉璋負責空軍的作戰和訓練。空軍參戰後,他幾乎每個月都要到安東前線去了解作戰情況,解決具體問題,傳達軍委、總部和空軍的命令,幫助志願軍空軍制定作戰計劃。有時候,他在安東壹呆就是壹贰拾天,甚至時間更長些。情況緊急的時候,他壹個晚上就在安東與北京之間飛兩個來回。特別是在劉亞樓因病休養期間,王秉璋的作用顯得更為突出,他直接受領軍委的指示和命令,並主持制定空軍的作戰計劃。筆者在檔案中看到不少作戰計劃是以王秉璋個人的名義上報總參和毛澤東的。例如1952年7月的中、蘇、朝叁國空軍聯合作戰計劃,上有粟裕副總長的筆跡:“此計劃已經主席同意,望按此執行。此致空軍王參謀長。”
空軍參戰之前,劉亞樓曾希望達到“不鳴則已,壹鳴驚人”的效果,也就是在充分的准備之後,突然大規模投入作戰,取得較大戰果。後來,毛澤東說:“壹鳴則已,不必驚人。”這反映了中央和毛澤東對空軍謹慎使用的態度。
在空軍如何使用的問題上,中、蘇兩國有分歧,蘇聯對中國的態度不理解。當時,斯大林的代表扎哈羅夫大將與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周恩來發生過兩次爭執,壹次是在六國飯店,另壹次是在周恩來的家中。在這兩次爭執中,王秉璋都在場。扎哈羅夫說:“你們太謹慎了,打仗哪能沒有犧牲,大不了損失壹些飛機和飛行員,就是天上飛的麻雀也有不慎掉下來的嘛!”周恩來說:“不是我們不願意做出更大的民族犧牲,如果是陸軍犧牲50萬,甚至100萬,我們都可以承受,但是空軍不行!空軍是剛剛出土的嫩芽,把它掐掉了就沒法成長了。我們的原則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壯大發展,目的是越戰越強;如果越戰越弱,最終元氣大傷,甚至動搖了賴以發展的根本,那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這期間,中、蘇雙方為中國空軍戰前准備和參戰等問題進行過反復磋商,毛澤東發給斯大林的不少電報就是由王秉璋起草的。
王秉璋在戰爭期間多次前往安東,尤其是在戰局出現不利的情況時。1952年初,敵我空戰損失飛機的比例由3∶1下降到接近1∶1。王秉璋壹個晚上從安東到北京飛兩個來回,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受空軍黨委委托前往安東調查空戰失利的原因。本來是去解決戰術問題的,結果又發現不少其他問題,如作風紀律問題。王秉璋這次在安東壹呆就是30天,幫助空聯司壹邊研究、制定戰術,壹邊整頓部隊的作風紀律。通過這次整頓和制定新戰術,空戰形勢很快扭轉過來了。當然,以後又有反復,抗美援朝戰爭是艱難曲折的。
1952年正是美國大選年,美國國內的政治因素影響了板門店的談判,美方在戰俘問題上進行刁難,使談判陷入僵局。在這種形勢下,志願軍總部決定發起戰役規模的戰術反擊戰,以打促談。與此同時,中央決定所有殲擊機部隊加打壹番。當時,劉亞樓在杭州養病,加打壹番的作戰計劃是在王秉璋的主持下制定的。筆者在檔案中看到了加打壹番的作戰計劃,以及王秉璋給劉亞樓的親筆信和劉亞樓的回信。這個計劃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批准後,王秉璋就去安東了。
6月中旬,中央軍委獲悉杜魯門批准了轟炸鴨綠江水力發電系統等重要戰略目標的計劃後,派王秉璋去安東傳達保護中、朝境內重要戰略目標的指示,並與蘇方及空聯司共同制定新的作戰計劃。王秉璋於7月7日離京,8日抵達安東,向空聯司傳達了中央軍委的指示,7月9日開會商討作戰計劃。出席會議的有劉震、聶鳳智、曹裡懷和王璉等空聯司首長,以及顧問長格拉索夫斯基,蘇方出席會議的有羅波夫軍長,共擬定了12個作戰方案。這個計劃以王秉璋個人的名義上報總參並轉呈毛澤東。7月28日,毛澤東批准了這個計劃。在執行新計劃的8月至12月,空戰中敵我被擊落飛機的比例為3∶1,這是戰爭期間空戰形勢最好的時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