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10-16 | 来源: BBC中文网 | 有7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十九大 | 字体: 小 中 大
赵乐际1975年入党,仕途一直顺利。他42岁任省长,46岁任省委书记,皆创下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长和书记的记录。
赵乐际双亲是陕西人,他一直都是说陕西话──“连做报告也不例外”。另外,他的弟弟赵乐秦也是官员,现时担任广西桂林市委书记。
史宗瀚:赵乐际是陕西人,与习近平是同乡。他在西部省份长期工作,但他从未与习近平共事过──直至习近平成为总书记后,赵乐际担任组织部部长一职。习近平与赵乐际的关系,对外界来说可说是一个谜团。
刘锐绍:赵乐际负责人事组织工作。很多曾经于组织部工作的都当上常委,包括宋平、乔石、曾庆红等等。共产党以组织部凝聚党的力量,以控制全国,所以组织部的人会有较大机会。赵乐际在组织部工作只有五年,他的权力全部来源于习近平。他作为组织部部长,到今时今日必定执行习近平的指示。譬如说处理王立军、薄熙来等等。
3.“中共智囊”王沪宁
王沪宁于1995年加入中央政策研究室,2002年升迁至主任至今。
他曾辅助三任中共领导人,包括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1998年,王沪宁开始以“国家主席特别助理”身份陪同江泽民外访。时至今日,习近平出访时,王沪宁也会陪同左右,可见王沪宁也深得习近平的信任。
王沪宁在十八大时晋升为政治局委员,打破以往中央政策研究室成员不会进入政治局的惯常做法。
曾于上海巿委宣传部工作的香港资深传媒人魏承思与王沪宁识于微时。魏承思2013年曾为《明报周刊》撰文,指王沪宁曾提倡“集中现代化模式”。参考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的经验,政治领导的高度集中能够有效分配社会资源,适合中国──魏承思更认为,现时的“中国模式”就是王沪宁的“集中现代化模式”。
林和立:王沪宁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习近平在上台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深改组)成立。组长是习近平,而王沪宁是中央深改组的办公室主任。
不过,我认为他成为常委的机会稍低。在王沪宁之前,没有任何一位政策研究室主任成为政治局委员。假如王沪宁再晋升,会有些奇怪。但习近平有很多怪招,他上台后已打破很多邓小平制定的惯例。他再打破常规的话,并不令人出奇。
假如王沪宁晋升常委,他应该会接手党务或意识形态的工作。
史宗瀚:假如王沪宁获提拔的话,这并不是前所未见,但却极其罕见──因为政治局常委通常都曾担任省委书记的职位。另外,王沪宁从未在国务院工作,或担任部长。
政治研究出身的,几乎都只会晋升至政治局委员的层次。我能想到一两个例外,包括毛泽东秘书陈伯达,他是党内的智囊,在中共九大(1969年)成为政治局成委。我曾听闻王沪宁提出很多想法去协助习近平达成他的目标,包括“中国梦”、“一带一路”等等,而习近平十分欣赏他。
4.“之江新星”陈敏尔
自习近平2012年执政开始,其在浙江共事过的一批部下仕途都不断看涨,被称为“之江新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现任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
今年57岁的陈敏尔早年从浙江省绍兴市委宣传部干事做起,到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副市长,直至浙江省副省长。2002年,习近平从福建调往浙江任省委书记,与时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的陈敏尔共事长达五年。期间,浙江日报头版推出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习近平以笔名“哲欣”评论官员执政为人的大小事,而陈敏尔一直被视为该栏目的幕后操刀人。
2012年,陈敏尔调任至贵州担任省委副书记,三年后扶正。今年七月,陈敏尔替代落马的孙政才,成为重庆市委书记。
陈道银:陈敏尔与习近平曾经共事五年,是习近平着力培养的对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干部需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而陈敏尔是从一个宣传干部成长起来的,他的履历非常完满,从基层一步一个台阶。另外,习近平与陈敏尔在执政理念上高度认同,习近平的《之江新语》实际上是由陈敏尔主导,对习近平在浙江执政的一些事件进行了理论总结。
林和立:按照党内常规,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的书记都是政治局委员。陈敏尔才刚升为重庆市委书记,所以我认为陈敏尔只会成为政治局委员。如果再提拔陈敏尔为政治局常委,当然并不是不可能,但有些难以服众。我估计陈敏尔成为常委机会为25%。-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