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01-18 | 來源: 新京報Fun娛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歌手》 | 字體: 小 中 大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tongna
圖片來自網絡
上周伍,湖南衛視《歌手》新壹季首播,來自英國的歌手Jessie J憑借壹首《Domino》壹舉拿下首場第壹名,截止到目前其微博粉絲已暴漲至25萬。但就在《歌手》開播的前兩天,Jessie J為該節目拍攝的個人宣傳片卻被網友質疑抄襲去年Kristen Stewart為香奈兒拍攝的香水廣告創意。記者試圖通過郵件聯系法國香奈兒方面,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應;記者電話聯系湖南衛視《歌手》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方在記者自報家門後剛剛說出“宣傳片”叁字後,直接掛斷記者電話。據悉,自“抄襲”傳聞傳出後,湖南衛視方即刻在各個平台刪除了該系列所有歌手的宣傳片。而JessieJ本人也同步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刪除了該視頻。
近兩年,不少衛視、綜藝的宣傳片均被外界質疑抄襲他人創意,但最終結果都是無疾而終,幾乎沒有立案的先例。而此次湖南衛視《歌手》的宣傳片是否構成侵權?新京報記者專訪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知識產權法方向)何雋老師以及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虎,兩位專家均認為,目前很難認定該宣傳片構成侵權。
△上面叁圖為湖南衛視《歌手》Jessie J 的宣傳片(上)和香奈兒香水廣告(下)截屏對比。專家觀點:JessieJ宣傳片很難認定侵權
關於該宣傳片是否涉嫌抄襲香奈兒的廣告片,業內人士均認為目前並不能認定構成侵權。
趙虎表示,首先,判定壹部作品是否構成侵權難度非常大, “需要雙方在法庭上經過舉證、質證,法官作出裁判才能最後判定。”但就目前該宣傳片的畫面來看,趙虎認為構成侵權的可能性較小。
在著作權法中有壹個重要的原則,叫“思想表達贰分法”,“簡單來說,著作權法保護的是表達,但不保護思想。即法律保護的是作品表現出來的內容。《歌手》的宣傳片並非把香奈兒的廣告完全照搬而來,只是吸取了壹些元素,而這些元素是否能夠歸屬於表達的范疇,目前並不好做明確判斷。” ——趙虎(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
目前《著作權法》在認定著作權侵權時,廣泛采用“接觸加實質性相似”的標准。其中,判斷“實質性相似”需要首先確定相似的部分是否具有獨創性;緊接著,才能進而判斷權利人作品和被訴侵權人作品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除非是非常明顯的逐字逐句或整體性剽竊,對於部分模仿,在判斷是否構成剽竊或侵權時,確實會存在爭議。” ——何雋(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
何雋認為,首先該宣傳片與香奈兒的廣告均有女性突破自我的立意,“但立意屬於思想的范疇,因此這個立意本身並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其次,就表達形式而言,《歌手》宣傳片與香奈兒廣告的場景均選擇在白色的紗幔中,但該場景也並非香奈兒所獨創,“比如好萊塢電影《珍珠港》、電影《叁生叁世拾裡桃花》等,都有類似場景出現。因此,視頻中的場景也並不具有獨創性。”而從畫面與聲音的結合角度來看,兩個作品展現的人物個性和情節設計也並不相同,“香奈兒廣告的配樂是碧昂絲的歌曲,配樂中反復吟唱的內容,詮釋了女性不再逃避,勇敢面對的情節;而《歌手》宣傳片的背景聲音是Jessie J的原聲獨白,講的是時間流逝,音樂永存。因此,兩者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個性展開並不相同。”
為何此類訴訟較少發生?
近兩年,諸多綜藝宣傳片都被質疑有“借鑒”的痕跡,但除了對比圖以外,幾乎沒有任何“被侵權人”站出來訴諸法律。何雋認為,這其中不僅有訴訟成本、取證難度等方面的考慮,最重要的還是“創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獲得著作權法保護。“思想表達贰分法”也是其他國家的著作權法共同遵循的原則。“對於純粹的構思、想法或念頭,目前《著作權法》並不能給予保護。即使創意通過具體的表達形成作品,但如果在表達形式上與其存在較大變化,那麼在判斷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時也會遇到爭議。這也是此類訴訟較少發生的原因。”
但若國內宣傳片確實構成侵權,或海外公司認為其侵權,想要訴諸法律,究竟應當如何維權?趙虎表示,如果侵權的作品是在中國制作的,那國外公司可以到中國法院起訴,“具體依照的是中國的《著作權法》,具體程序是到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權行為地法院起訴。但並非所有的基層法院都可以審理知識產權的案件。”
而對於權利人“壹紙訴訟”究竟應該狀告視頻攝制方,即外包公司,還是應該狀告視頻播放平台,何雋表示,對於構成侵權的情況,即使視頻是委托第叁方攝制,但出品方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事後可以根據委托合同再進行追訴。”
提議:依靠訴訟難杜絕,需自律堅持原創
如何杜絕類似的“借鑒”現象發生?趙虎表示“在法律上,我們可以在壹定程度上借鑒國外比較好的元素、創意,但絕不可以使用它的表達。”但他認為,現在的社會確實需要鼓勵原創,“因為壹旦被觀眾發現有疑似抄襲的現象,或確實存在侵權了,首先國外的權利人是可以到中國來起訴的。其次這也不僅是金錢上的損失,而是連帶著名譽、事業上的損失。”
何雋認為,目前此類事件單純依靠侵權訴訟並不能杜絕,更為關鍵應該是形成尊重創新文化的氛圍和行業自律精神。“即使不能認定Jessie J的宣傳片構成侵權,但並不能改變部分觀眾在看到該宣傳片時,有似曾相識的心理感受。作為壹個有意打造自身品牌的欄目,在宣傳片上更應該慎重。真正優質的宣傳片,必然都是讓人耳目壹新的。創新才是根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