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06-02 | 來源: 藍小姐和黃小姐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扯白||失控的姜文……崇拜
基本上,每隔肆伍年才會推出壹部新片的姜文,每次壹出新電影,必然成為媒體焦點。
這壹次他推出的新片,擁有著鋼鐵直男才取得出的名字,鏗鏘有力的肆個字:《邪不壓正》。
▲這海報也真的算是赤裸裸的男性崇拜了,大概也只有在極度缺乏荷爾蒙的中國影壇,這種幾乎原始的不加掩飾的浮誇的男性崇拜會如此受追捧……
▲《俠隱》是張艾嘉叔叔張海北的游戲之作,這位嬉戲紐約大半生的世家子弟寫的是八年抗戰前夕的北平,年輕的武林高手李天然從美國回歸之後如何報師傅壹家血海深仇的故事,講真呢,故事構造是有點老套的,但張北海的文風有壹種民國文字的特點,也是值得讀壹下的,但就肯定不是壹部多麼精彩的小說。
如今這種百億電影盛世,壹部電影的投資之大,簡直有如豪賭,再有名再清高的導演都不敢小而視之,所以就算清高驕傲如姜文,也不得不上許多宣傳。
當然,媒體更需要他。
壹是因為姜文成名已久,種種人間往事,已成為傳奇本奇;
贰是他出了名的低調,很少有人能采到他;
叁是他出了名的難采,就算采到他,也問不出什麼內容。
他最愛用的六個字是:“我沒有,我不是。”另外就是北京老壹輩藝術家們特有的習慣,瞧不上記者,壹接受采訪不是打斷就是反問,還擅長“用體育老師的態度給別人上文化課”。
所以這壹波的宣傳,姜文有選擇地選了壹些德高望重的媒體和記者,但德高望重也就意味著穩如泰山,在這種訊息萬變的時代就打不出什麼水花,而唯壹在江湖上蕩出壹圈水花的只有許知遠爭議不斷的訪談節目《拾叁邀》。
許知遠有壹個特點,就是遇強則慫,同為男性在荷爾蒙爆棚的姜文面前,他顯得如此的孱弱與慌張,用他自己的話這是壹種下意識的抵觸,“因為他的驕傲和權力感,另外壹方面又對他充滿欽佩,因為他的才華。”
現在姜文給人最大的感受是比從前沉靜不少。55歲的姜文顯得比任何壹次出現在公眾面前都要穩重大方,像熄了火氣的瓷器,居然有了壹層潤澤的光芒:
他沒有如往常壹樣顯露他無禮蠻橫的那壹面,鏡頭用極度銳化的畫面,凸顯著他臉上的每壹處皺紋和胡茬,20歲被人起綽號叫“馬猴”的姜文,在歲月這把工筆刀的精雕細琢下,也搖身壹變,成了蠻有質感的北京大爺。
其次是兩個男人的“尬”聊。
許知遠壹直拋出諸如“自我沉溺、視覺構建、時間的長度”等等聽起來雲山霧罩的專業術語,企圖剖析姜文的內心。然而姜文還是用他壹貫戲謔的態度,把這壹記記拳頭又消解得無聲無息,在所有這些“尬”聊中,最讓我感動是這以下這段對話。
許知遠問:你害怕失控的感覺嗎?
姜文笑了,他說:我不怕,能失控到哪裡去呢?
這壹句話讓人不禁想起55歲姜文激揚的前半生,從1984年畢業於中戲和中國最牛逼的女演員談戀愛開始,他似乎就處在極度失控的世界裡;
但人家也硬是憑著硬橋硬馬的功夫穿風過雨熬了下來,沒有情緒失控到去要去追打當紅女演員,更沒有自我放遂帶貓隱居,硬生生地把壹個羞澀內向的大男孩大變活人成了新時代裡人人心生敬意的大導演——不得不說,這也是姜文才擁有的獨壹份的際遇。
壹起來好好回顧壹下姜老的貌似失控前塵往事。
姜文出生於1963年,小時候是跟著姥姥在唐山長大的。他確實酷似父親,由於父親在部隊,他從小跟著父母,也輾轉在貴州、湖南生活過。
姜文兄妹叁人,弟弟姜武,妹妹姜歡。所謂“文武壹家歡”。
姜文的創作壹直受著童年時代的影響。因為爸爸是軍人,每年只能回家兩次,他比王朔幸運,因為王朔拾歲前都不知道父母是怎麼回事,而姜文回憶童年時還是有的回憶的:
“從我不識字開始,他們就抱我到火車站去接他,火車的聲音很大,隆隆的,土也在動,所以我第壹次到了Disco的地方就覺得很舒服,很震撼的。那聲音,我聽了很激動。”
於是,他的電影裡經常出現各種伍拾年代舊式火車的影像,便是他對火車那微妙感情的表白。
▲《讓子彈飛》裡著名的馬拉火車確實是挺荒誕的……
姜文家壹直到1973年,才在北京正式安頓下來,住北京5號大院,全稱總政內務部街5號大院。作為總政宣傳部、文化部家屬院,這裡曾經住過魏巍、軍旅作家王願堅戰地記者宮潔民,都是軍中才子、文化名人。
▲北京內務部街5號大院
初中時,姜文上了北京72中,和英達是同學,也是好朋友。
▲姜文回憶英達,在壹起時演過話劇……
當時姜文年齡小,身邊的同學都比他大兩歲。英達曾說:“中學時姜文沒有暗戀過女生,他比我們小,還沒發育起來,環顧左右,都是他大姐姐輩的。”
也許,壹個人拾幾歲時奠定的審美取向,將會持續地影響壹生。當年的毛頭小子,環顧左右,都是姐姐壹樣的女孩,也造就了姜文在電影中始終以少年的目光注視著那些年齡稍長的女性,他的女主角多為熟女型、地母型,他是中國男性導演中少有的對熟女有著無盡熱愛的導演,熱情野性,可以包容小男孩的愚蠢和笨拙……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以壹襲紅泳衣敲開無數少男幻想大門的豐腴性感的寧靜。
▲這桃子心壹樣的臀部也讓許多觀眾記憶猶新……
《太陽照常升起》中,總是濕漉漉的、騷到骨子裡的陳沖。
▲據說穿著白制服,隱隱約約露出裡面的內衣,是姜文最欣賞的性感……從鏡頭的專注程度看,姜老師確實好這壹口……
《讓子彈飛》中潑辣又帶勁的劉嘉玲。
就更別提《邪不壓正》海報中風姿綽約的許晴,無論在床上如蛇壹樣的扭動還是在男人壹手掌控下的百無聊賴,許晴在性感這壹個角度上,確實是北京爺們的幻想……
陳沖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過,姜文對女性細節的把握拾分細膩。
可以說,姜文對心中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刻畫全部來自於少年時期的視覺刺激,看女老師、看女同學,看領口、看裙擺、看背後隱隱約約的胸罩肩帶。
其實不光姜文,很多優秀的作家或者導演都有類似的經歷。少年的性壓抑,會變成靈感的源泉,轉化成魂牽夢繞的情結,轉化成不竭的創作母本。
對於姜文個人來說,這種熟女情結,在他那壹段舉國聞名、驚世駭俗的姐弟戀中集中爆發。
姜文有才華,中學畢業後,由英達的父親英若誠親自輔導功課,1981年順利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和呂麗萍、叢珊、岳紅是同班同學。
▲姜文在中戲時非常活躍,經常惡作劇整同學,他也被視為中戲當年最有才華的畢業生……
1984年,姜文從中戲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在那裡演了壹年的話劇。後來拍了壹部電影《末代皇後》,在裡面飾演溥儀。
真正的命運轉變,是1986年,被謝晉賞識,演了那部著名的《芙蓉鎮》。
當年姜文是剛畢業的新人,飾演男主角。而女主角是當年已經是金雞百花雙料影後的劉曉慶。那壹年,姜文22歲,劉曉慶30歲。
在這部電影中,姜文和劉曉慶很快就從戲裡愛到戲外,轟轟烈烈地發展成情人了。
兩個人基本就是幹柴碰上烈火。姜文初出茅廬,面對高高在上、美艷絕倫的影後,面對這個全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又是他所鍾愛的成熟女人類型,自然是把持不住。
而劉曉慶呢,後來在接受訪談時說,姜文那時候是“伍分中的伍分”、“中央戲劇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也免不了想嘗嘗這“最優秀”的滋味。
“很難不萌芽”的愛情就這樣瘋狂滋長,據謝晉後來回憶,兩人在劇組時就“好上了”,後來又同居了叁年。
▲劉曉慶、姜文以及張光北,從豹紋短褲可見姜文還是挺悶騷的……
姐弟戀也就戀了,沒啥大不了。但是那時候的劉曉慶不光是“姐”,她還是“妻”。
是的,劉曉慶當年已經結婚,老公也是同為演員的陳國軍。姜文和劉曉慶是徹徹底底的婚外情。
▲當年劉曉慶和陳國軍也是不倫之戀開始,陳國軍為了和她結婚不惜和前妻鬧得轟轟烈烈,在八拾年代,這是非常嚴重的事,但婚後不久劉曉慶又讓陳國軍“被叁”了,有生命力的女人真是不會消停的……
謝晉導演和整個《芙蓉鎮》對於這樁情事,不光不阻止,還挺支持,搞藝術的人都覺得壹切皆可,壹切為了藝術。
姜文錄不好音,謝晉還用劉曉慶來鼓勵他。
盡管兩人甜甜蜜蜜,但畢竟紙裡包不住火。被戴了綠帽的陳國軍當然怒不可遏,據同劇組的人說,他曾經把劉曉慶和姜文“捉奸在床”。
後來和劉曉慶離婚後,陳國軍壹怒之下出了本書《我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在裡面詳細披露了當年“捉奸”細節。
這裡面的細節是:姜文寫了,但是又搶過去,加了壹句,因為我愛她……
年輕的姜文雖然有點怕死,但在關健時候,還是挺爺們的……
不過,叁拾多年後,劉曉慶和陳國軍在綜藝節目中冰釋前嫌,還上演了壹幕歲月滄桑壹笑泯恩仇的動情畫面。
也是蠻有意思,當年明明是劉曉慶對不起陳國軍,可陳國軍卻給劉曉慶道了歉,說當年不該出那本書給她潑髒水,甚至還表白劉曉慶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現在的陳國軍再娶了年輕的太太,而劉曉慶則嫁了年過八拾的粉絲,在情愛這條路上,大家有時真的不應該太著急上火,因為叁拾年後再回頭去看,其實是誠覺世事都可原諒……
不得不佩服劉曉慶的情商,就像她經常說的,每個前任都懷念她。
說回姜文。這段戀情也沒有維持幾年,到姜文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兩人就已經分手。
不過,分手亦是朋友。後來大家都知道劉曉慶入獄,也是姜文幫她找律師。劉曉慶在她的書《人生不怕從頭再來》時寫過這段。
▲劉曉慶入獄時。
▲劉曉慶出獄時。
年少輕狂的姜文,應該在和劉曉慶的那段戀情中第壹次體會到人生即將失控的感覺——愛上有夫之婦,受爭議、被捉奸、寫檢討。
不過他得益於那個時代,消息相對閉塞,如果在網絡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恐怕再難有翻身之日,壹早已經灰頭土臉。
不管怎樣,和中國第壹女星的戀愛讓姜文壹舉成名,劉曉慶確實提攜了姜文,在名氣上,還有在後來《陽光燦爛》的投資上,這是後話,總之,這則桃色事件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而此後的《紅高粱》和《北京人在紐約》又讓姜文知名度再創新高,而姜文和劉曉慶到後來,也保持著很好的私交。
在人生中栽跟頭不要緊,有的人很幸運,年輕時多栽幾個,嘗到苦頭便能防微杜漸,成熟得快壹些,以後的人生還是照樣能走陽關大道。
像姜文這樣,初入社會就被上了壹堂嚴肅的感情倫理思想道德課,也不是件壞事。從那之後的姜文,對待感情就低調多了,看得出,他是下足了功夫保護感情隱私。
1993年,演過《紅高粱》和《北京人在紐約》的姜文,已經在柏林拿過金熊,是影帝級的人物了。他決定轉行當導演,拍攝了電影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拍這部戲時,姜文和寧靜真真假假地傳出過緋聞,不過兩個當事人始終沒有承認,也沒有任何相關輔證。
反倒是贰拾多年後的今天,寧靜在上綜藝節目時,卻大方地承認當年“姜文喜歡我,我也喜歡他。”
寧靜這些年敢說敢做、“喜歡”了就是喜歡了,但姜文是很少提到她了,也許是不敢吧。
有意思的是,劉曉慶曾說寧靜還是她拍板定的女主角。
也真是很戲劇性了。
自從和劉曉慶分手後,姜文此後的拾數年,從來沒有公開過任何戀情。
直到2000年,姜文帶著《鬼子來了》參加戛納影展,身邊站著壹位漂亮的外國女人。
人們才知道,姜文已經結婚,連女兒都生出來了。
姜文第壹任妻子桑德琳,法國人,是混學術界的,是法國索邦高等研究院的漢學博士。因為從事中國哲學與道教方面的課題研究,很熟悉中國文化,在中國待了很長時間。曾經考察研究過老北京城和肆川豐都的許多著名寺觀,還會說壹口流利的普通話。
桑德琳與姜文結識於1995年,當時桑德琳采訪了姜文,寫了壹篇《對於我們,毛就是壹段初戀》。兩人認識不久就結婚,又迅速生下了女兒姜壹郎。
▲姜文與桑德琳的女兒姜壹郎出生於1997年,目前就讀於巴黎6區的壹所名校。
由於圈子不同,桑德琳壹直保持神秘,非常少出現在媒體新聞中。2001年,壹位美國記者寫了壹篇關於姜文的文章,可以看到桑德琳的身影。
“美貌驚為天人”是這個記者對桑德琳的印象。也許,大導演真的要找美女做老婆,才能刺激出源源不斷的靈感呐。
這段婚姻也同樣只維持了幾年,2007年姜文拍《太陽照常升起》時已經有了新的嬌妻。
有傳聞稱兩人2005年就協議離婚。2006年,桑德琳在接受法國《名仕》雜志采訪時曾表示,她依然愛著姜文。
2011年1月,巴黎舉行“姜文之夜”,上映《太陽照常升起》,桑德琳還來到現場觀片。當時姜文和他的現任老婆周韻也在。
不得不說,姜文在“分手亦是好朋友”這個命題上,足夠滿分了。
其實,對於姜文來說,壹段感情或婚姻就是壹次提升。劉曉慶教他成熟,帶他見世面,幫助他的事業;桑德琳的浪漫異國戀情給了他另壹種文化的審視目光,並且,讓他收獲了姜壹郎這個寶貝女兒,姜文面對媒體時不止壹次地說過“姜壹郎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分手也沒有壹地雞毛,雙方體面地結束,體面地各自安好。
但是,仔細捋壹捋姜文的感情時間線,發現他也不是那麼“體面”。他在2003年拍攝《天地英雄》時認識了那個光頭小和尚周韻,彼時,姜文也是已婚身份的。
▲周韻在《天地英雄》中飾演小和尚慧覺。
坊間對於周韻和姜文的相識,都報道的蠻drama。
目前各路媒體中搜尋到的兩人相識都是這樣充滿知音體的橋段。但是有壹點似乎是認定的,那就是,姜文硬漢柔情,攻陷了周韻的心,周韻主動追求了姜文。
周韻原名周斯拉,1978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比姜文小15歲。她出生在浙江溫州的壹個典型的商人家庭。父母由於忙於做生意,無暇顧及孩子,周韻自小跟著外婆長大。
周韻外表文文弱弱,很像江南女子,但其實也蠻有想法的,15歲時背著家人參加了溫州小姐的選美,還得了冠軍。
不滿足於小城市平淡的生活,只身勇闖北京。
1999年,周韻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是姜文的同門師妹。其實她和姜文的淵源也挺深,因為周韻在大學的老師,也同樣是姜文的專業課老師張仁裡。
同樣的恩師,導致兩人也有共同的話題,是有壹些緣分的。
2001年,還在念大學的周韻就和梁朝偉拍過廣告了。
然後,2003年,剛畢業不久的周韻,拍了那部《天地英雄》,認識了姜文。
2005年,陳逸飛的《理發師》定了姜文和周韻,後來由於劇本分歧,姜文和周韻又先後離開劇組,後來陳逸飛的去世,也被人非議與他們倆有關。
不過當時的媒體完全被施了障眼法,還壹度以為周韻和陳逸飛有曖昧關系。
2005年最轟動的事,就是有媒體拍到周韻和姜文親密散步,但當時的標題還是“同門師妹”。
▲散步就散步吧,還摟著腰,這顯得有點過於親熱,江湖謠傳周韻家是溫州富商,天生有著溫州人的精明能幹,而且性格也很強勢,惟壹敢在片場跟姜老師對吼的女人也就是周韻了,據說當富養的溫州女孩壹旦看中了人,這個人是很難出手心的……
直到2007年,姜文帶著《太陽照常升起》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那時周韻以壹身價值百萬的雲錦華服亮相,然後姜文豪爽地向世界宣布:This is my wife。
畢竟有過法國妻子,很紳士,姜文還體貼地為周韻整理裙擺。
那壹年的威尼斯,對姜文來說意難平,出行前曾豪言壯語“謀事在我、成事在謀”、“料青山見我仍如是”,壹副立志要斬獲金獅的樣子。但最後铩羽而歸,敗給了李安的《色戒》。
▲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請了張藝謀做評委,才有了姜文“成事在謀”的隔空喊話。但張藝謀和姜文壹直也不太合,拍《紅高粱》時兩人為了劇本從開機吵到關機,兩個人都是強中自有強中手,誰也不肯屈就。威尼斯的尷尬和微妙,也能夠反映出來。
但,那壹年對周韻來說,真是的意氣風發。那身綠色的禮服也格外襯她,全世界的鏡頭都記錄了新任姜太太的嬌媚與幸福。
婚後的周韻生下了兩個兒子,生活壹直以相夫教子為主,演戲為輔。
其實,周韻是內心和外表相差比較多的。光看外表,好像是吳儂軟語的江南女子,小鳥依人,但據很多媒體報道,周韻的脾氣火爆得很,姜文在家聽老婆話。
侯孝賢講:周韻別看她外表那樣,脾氣蠻火爆,有時連姜文都拗不過。
據他們的朋友說,周韻非常像《讓子彈飛》中的那個角色,有點軸、有點神神叨叨,也潑辣。
不過周韻對姜文是真的體貼照顧,對孩子也上心。對姜文的大女兒姜壹郎也是關心備至,兩人的關系還不錯。
對於和姜文的關系,周韻也是想得開、放得開。
她曾這樣描述自己與姜文的關系:
他思想高就高了,我有自己的思想。工作上的事,我做就做了,做不好就溜。我更關心姜文今天吃什麼,衣服別穿少了,別抽太多煙了。其它的他幹什麼我也不知道,我不太管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難道不是嗎?
所以,周韻還真不是嬌滴滴的公主型,相反,她是披著少女外表,而內心卻具有姜文最喜歡的地母特質——
就像農耕時代,那種既可以操持得家裡井井有條,又可以舉著鍋勺、扭著丈夫耳朵教訓大小事的潑辣小媳婦,如果又生的明艷動人,那必定是拾裡八裡都挑不出的厲害角色了。
除此之外,周韻又展現了壹種萬事都仰仗著姜文的崇拜、傾慕,在家裡橫就橫了,對外卻壹直追隨著丈夫的步調,聽從丈夫的調遣。對於姜文來說,這樣的老婆真的是再合適不過。
回顧姜文叁拾多年的感情史,不算復雜,沒什麼狗血花邊。除了以上叁位確鑿的戀情,他還傳出過零星壹兩則緋聞,不過可信度也不太高。
《北京人在紐約》時期的花邊新聞。
拍《綠茶》時和趙薇傳出曖昧。
不過趙薇也辟謠了,說只是很崇拜姜文。
仔細咂摸壹番,可以發現,姜文的歷任女友,都有壹個拾分共同的特點:內心都很強勢。
這也是姜文比大多數中國男導演更MAN的地方:通常來說,只有不夠自信的男人才會喜歡那種末經世事的小女孩,真正有能力的男人更喜歡地母般的熟女,因為那更具挑戰。
荷爾蒙爆棚姜文從來沒有掩飾他對於女性的興趣,通常來說,這也代表了創作力的爆棚。現下的中國,沒有人能越過姜文去談當代的中國電影,不論是他參演的還是他導演的,在整整叁拾年裡,他都壹直是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他的作品,無論是參演的還是導演的,口碑都很高,豆瓣評分足以反映壹切。
馮小剛在《我的青春獻給你》中,也肉麻地表達了對“姜老師”的崇拜——
“我的問題是怎樣才能達到好的標准,姜老師則不然,他的問題是如何能夠節制他的才華。對於他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淤出來的聰明”。
張藝謀也評價姜文:
“他就是個要當司令官的人,不會當底下的兵。他的心很高,也有這個能力,他希望超過任何人。我的看法是,他嘴上不說,心裡可能覺得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陸川,都不算什麼。”
在《拾叁邀》中,姜文也展現出了自視甚高的姿態,他不止壹次地強調人要“有本事”,說自己未來的想法是定叁肆本自傳,是要做“榜樣”的那種人,希望年輕導演有本事取而代之。
這樣霸氣側漏的姜文,文藝青年視他為理想主義活化石;懷春少女覺得他荷爾蒙爆表,有魅力極了;甚至連50、60年代的人,也因為當年的《芙蓉鎮》和《紅高粱》,對姜文格外鍾情。
和他同時代,縱橫了叁拾年影壇的人,死的死,老的老,退的退,能真正叁拾年都站在壹線,到現在還被視為偶像的人,還真沒幾個。
所以這幾年,姜文成了大家壹致崇拜的對象。無數自媒體寫手為他寫下深情的頌歌,最有名的是壹篇偽作,《狗日的中年》,這篇用姜文名字寫的雞湯哲理在無數公號裡奪得了拾萬加的閱讀,姜文成了神壹般存在。
像大部分有名的導演壹樣,他活在壹個視他為神的小集體裡,包括他妻子在內的人都把他稱之為姜老,他的任性壹再被人們縱容,說好的采訪可以壹推再推,脾氣不可捉摸,他的前妻也崇拜他“他看世界、看生活、看人都和別人不壹樣,這也許是壹種痛苦,別人不能理解他。”並把這些特質歸納成:當天才不容易。
他極端的自我,極端的強勢,又極端的任性,被許知遠評論為“這壹代人的成長經驗”:
“他們的青春是在破壞,壹種對傳經的藐視中成長,這給予了他們壹種特別的生命 力,可是誰也無法回避壹個問題的另壹端,他們往往誤以為自己的經驗就是全部經驗,對更大的、可能迷失的世界,心懷抵觸。”
——摘自騰訊大家,許知遠,《燦爛的野蠻人》
而像所有樂於活在名利之巔的成功男人壹樣,他自願或者不自願地活在不同人的崇拜之中,畢竟,拍那部天縱奇才的名片《陽樂燦爛》的時候,他才25歲,離現在,整整已經過去叁拾年。
叁拾年年後,恐怕很少有人記得他犯下的那些小錯誤。
情感上的就不說了,那是你情我願的事,但陸川應該記得拍《尋槍》的時候他為什麼哭?不是導演勝似導演裡演員姜文讓這位年輕導演壓力山大……
投資《太陽照舊升起》和《壹步之遙》的人們大概畢生都很難忘記這次慘痛的血本無歸消失於江湖都不足以彌補的慘痛……
關健是, 這兩部電影都充斥著的極為自我的意象,充滿了還沒消化幹淨的痕跡,借鑒得如此粗暴,自我得如此誇張,簡直讓人懷疑所謂的天縱奇才究竟為何而來……
25歲就拍出畢生最好作品的姜文是壹個如此復雜的人,他看似莽撞的天真任性後面無疑有著深刻的世情與精明,只是如今的他,沒有從前那般張揚與自信了……
所以《拾叁邀》裡,他最讓人心服口服的是這壹句——
姜文確實只是壹個正常的男人,他愛過壹些女人,無疑也辜負過壹些女人;他結交過壹些男人,無疑也在無意中坑過壹些男人;他充滿創造的欲望和才華,但也並不全能,常常失手:他酷愛表達鋼鐵直男的優越感,偶爾閃露出性別上的落後觀念,但懂得適可而止……
叁拾年間,他在眾人的崇拜裡順勢倒地壹滾變成了任性的小男孩,沉浸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裡,他有才情有毅力有魅力,但同時也自戀自我——
悲哀的是,在中國,連他這樣正常的男人都很少,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放棄了自然的本性,在奔向功成名就的路上迷失了自我,在金錢、名聲、美女的裹挾中又不得要領,所以幾拾年之後的姜文被奉為“天才”、“獨壹無贰”“神”和“偶像”。
是啊,有什麼大不了的,人生能失控到哪裡去呢?從年少輕狂走向了人生贏家,姜文的生活越來越缺乏失控的可能性,倒是那失控的對於姜文伍體投地的膜拜叫人有些啼笑皆非。
是的,姜文確實是壹個特立獨行的創作者,但離神的位置還真有點距離——人們把他視為影壇傳奇唯壹崇拜的偶像,大概因為現在能偶的人太少,他又是少數沒有在名利生活裡失去創作力的成功人士,還頗有壹點真性情留下,這本應該是大部分好的創作者的常態,但在中國,卻成了再稀罕不過的事。
壹想到這個,還真是有點悲傷呢……
本文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