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07-19 | 來源: 環球人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還有昆明無人不知的烤雞腳尹大姐,鏡頭裡的她滿臉寫著不滿意,直接吐槽送貨的人:“你這都什麼東西?不行不行!”↓↓
這樣的故事,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他們對食材和味道的堅持,有時連家人也不能理解。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堅持,讓走遍伍湖肆海的游子有了懷念的味道。“在外面想家,除了想我媽就是想吃肉,那麼大壹塊肉!”“在外面吃再多再好,也沒有家鄉味。”更或者,你可能不記得班主任的名字,卻記得校門口燒烤攤老板的名字……
做夜晚出攤的燒烤攤,是個辛苦活。客人放下簽子,擦擦嘴,壹臉的滿足離開,攤主們則收拾桌子准備迎接下壹桌客人。這種起早貪黑的工作,如果不是熱愛這壹行,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
有時累到想放棄,只是因為顧客的壹句“回什麼家啊,這裡就是我家”,便收起關閉燒烤攤的念頭。有的攤子壹開就是贰拾幾年,期間客人們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有的人還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品嘗記憶中的味道。
不知何時,燒烤成了壹種傳承,這種草根式的生活情懷,在壹串串簽子中留存。
若說壹個城市中,哪家的燒烤味道最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無論你今天的心情是喜也好,悲也好,燒烤攤都會壹如既往地出現在老地方。路過攤位,壹天的煩心事都隨著黑夜裡飄起的煙氣,飛得煙消雲散。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