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8-10-17 | News by: 多伦多华人圈 | 有2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当然,说这么多,我们的初衷并不是要大家排挤远离艾滋病人,毕竟这些恶意报复社会的HIV感染者也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
我们更多地是想提醒作为家长各位,性教育应该始于出生,终于生命终止。
出生零岁就有性教育?
是的,除了性知识外,父母亲密关系的实践、原生家庭的状态对孩子都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性教育。
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垃圾箱里捡的。
我朋友喜欢男生,可他自己也是个男的。
那是神经病,你千万别理他。
妈,我们班有个女同学今天屁股流血了,她是不是病了?
别瞎说,你以后也会这样。
为什么?
别问了,长大你就知道了。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性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是不是因为父母一看到性教育,首先就想到“啪啪啪”,才让大家谈性色变呢?
可性教育的核心,怎么就只剩下“啪啪啪”了呢?
中国人由于几千年来的礼仪之教,感情上比较含蓄保守;而西方人相对来说比较奔放和直接。在对待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尤其是这样。
那么,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在对待孩子性教育方面都是如何进行的呢?
在中国,“性”不是个能摊在桌面上聊的话题
中国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保守,不愿在公开场合谈论性和隐私。
身体开始发育的时候,父母不会告诉我们这是正常现象;来大姨妈的时候,父母不会嘱托我们应该怎么照顾自己;
日渐发育成熟以后,父母也不会告诉我们怎么避孕,如何保护自己。
中国父母骨子里守着自己的传统,看到电视里有暧昧一点的镜头就会把我们支开,我们问起来他们也支支吾吾。
被封禁的性教育
实际上,对于现在很多父母来说,性教育还是封禁教育。把子女关在一个自以为完全接触不到性的环境里,就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和保护。
孩子对于性的认识,可以来源于网络上不成体系的只言片语,来源于笨手笨脚的摸索,就是不可以来源于父母和学校。
孩子对于性的认知,可以来源于电视上的紧急避孕药广告,来源于电影里的意外怀孕场景,就是不可以来源于正确的避孕理念。-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