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0-30 | 来源: 中国日报网/VCG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金庸 | 字体: 小 中 大
金庸去世令很多人黯然神伤(图源:VCG)
金庸(原名查良镛),被誉为中国香港武侠小说泰斗。曾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金庸的作品更屡被翻拍电影,家喻户晓。
一如笔下的小说主角,金庸前半生漂泊流离、多灾多难。但灾难磨利了他的笔、漂泊打开他的视野,造就金庸盖世的才情与豪气,成就中国武侠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书剑江山。
香港“金庸馆”(图源:新华社)
金庸笔下的人物受到很多人喜爱(图源:新华社)
金庸笔下的大侠令狐冲、杨过,因“胆大妄为”遭逐出师门。金庸本人亦是如此。读浙江省联合高中时,金庸便曾因写文章讽刺训导主任遭开除;到了中山大学,他因又看不惯国民党职业学生的横行,和训育长产生争辩,遭学校勒令退学。
毅力过人的金庸,总能把绝境转成助力。离开中山大学后,他到表兄蒋复骢当馆长的中央图书馆任职两年。期间金庸阅读大量西方文学,包括大仲马、狄更生、雨果、希腊悲剧等。日后他将西方文学融入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之中,为武侠开创一片新江山。
曾有人分析金庸小说主角特色,如郭靖、杨过、张无忌、段誉等,必须经过重重难关,才能练成绝世武功。不像古龙笔下人物如楚留香,一出场就是大侠。这其实反映金庸的人生经历与处世哲学——所有的苦难都是成功果实的养份。
近年,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专门研究金庸小说的“金学”学术领域。过去甚至在美国等地的大学,举办过专门讨论金庸作品的学术研讨会。
对此金庸曾这样说:“我说老实话,我以为我的武侠小说是第一流的,但说是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不够资格了,这是真心话。”
1956 年他谈《书剑恩仇录》,也是称它为“娱乐性的通俗读物”,“无所谓的通俗小说”,不是“真正的文学着作”。1969 年他这样道:“武侠小说本身是一种娱乐性的东西,不管写得怎样成功,能否超越它形式本身的限制,这真是个问题。”
不过,他同时也坦言:“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