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0-31 | 来源: 长安街知事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金庸 | 字体: 小 中 大
昨晚(30日),惊悉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镛)在香港逝世,众多“金庸迷”感到深切惋惜和悲痛!“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多部武侠小说,屡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青春岁月。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誉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然而,你知道吗?除了高产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作为著名的爱国人士,金庸先生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制小组组长、筹委会委员、“紫荆勋章”获得者,在促进香港回归方面做了很多重要贡献,与中共领导人有着深厚的交往情缘。此时此刻,我们与您一起分享两段金庸先生的佳话,这正是——大侠远去江湖不再,统战风范亘古长青!
金庸曾为香港回归殚精竭虑
1981年7月18日,邓小平在北京中南海接见金庸先生一行。邓小平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制度不变,港人治港,保持繁荣的方针政策。”金庸先生欣喜地说:“这方针政策好,香港人和国际友人都能接受。”
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查良镛(金庸)先生及其家属。(资料图)
金庸先生回到香港后牢记邓小平的讲话,见人就说:“这次我到大陆旅游,把我小说中写到的地方几乎都跑遍了。特别令我高兴激动的是,见到了我仰慕的邓小平先生。”此后,金庸先生在他办的《明报》上,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恢复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繁荣”的16字方针,唤起香港民众共同关心香港回归祖国的大事。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撒切尔夫人在回英国途经香港时,经香港总督麦理浩安排,金庸先生单独会晤了撒切尔夫人45分钟,进行了热诚亲切认真的交谈。金庸先生严肃提出:“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香港主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繁荣。”撒切尔夫人表示同意。然后,金庸先生又在《明报》和《明报月刊》上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的《中英联合声明》,以及“16字”方针,这对安定香港各界人士情绪、“团结起来,向前看”、推进香港经济建设发展、促进国际友好人士扎根香港、发展贸易起到重大作用。
香港知名实业家、中国染厂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筹委会委员、工商组组长、“非洲纺织大王”查济民先生与金庸先生同是“海宁查氏”家族,比金庸先生大两辈,金庸先生叫他叔公。查济民先生积极支持金庸有关香港回归祖国的宣传,办好《明报》和《明报月刊》。
香港前总督彭定康对《中英联合声明》有疑议,金庸先生就在《明报》上发表《呼吁让步达成符合整体利益》的文章,安定港人之心。
金庸先生还接受香港《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畅谈香港政局的前途,以及中国领导人迫切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促使撒切尔夫人及港督尤德爵士等人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与香港同胞一起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平稳过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