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0-31 | 来源: 环球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金庸 | 字体: 小 中 大
章景曙:我举个例子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料显示,《查氏海昌诗集》中,收入了200多名査姓诗人的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查继佐,一个查慎行,他们奠定了查家在诗坛的地位。在查继佐家,不仅男的写诗,女的也写诗,甚至连家里的下人都会。文学对这个家族的熏陶可见一斑。
环球人物杂志:也就是说,查氏家族是“以文传家”?
章景曙:对,海宁查家是靠文化延续了600年。从文的就不用说了,就是从政的和从商的,代代都与文化脱不了干系。比如康熙年间,“北査”在天津建立了水西庄,天下所有文人都可以去水西庄读书,当时在北方的文化圈里非常有名。这说明海宁查氏即使外迁做了生意,没有“耕”,也不放弃“读”。
环球人物杂志:海宁这个地方,对哺育查氏家族有什么影响?
章景曙:在清朝有“海宁文风”一说。那时海宁几个大家族互相通婚,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链,这在当时的中国十分罕见。出了3个宰相的海宁陈家,是这个链条里的关键一环。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家,他一来,几大家族的文人就坐在一起读书、赏析、吟咏,慢慢形成了独步江南的“海宁文风”。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对海宁查氏影响极大。
环球人物杂志:反过来,查氏家族对海宁有多大影响?
章景曙:海宁至今流传一句话,“查诗、陈书、朱文章”,这三家共同奠定了海宁的文学基础和文化基础,使海宁成为文化之乡。另外,查氏给海宁留下了许多藏书楼,这对海宁的影响很大。今天,藏书文化、名人文化、潮文化和灯文化,被称为“海宁四大文化”。
环球人物杂志:在查氏家族名人中,金庸对海宁的影响有多大?
章景曙:金庸是一个家族感很强的人。查氏的“家风”和“家学”,对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金庸曾说,家族对他有两个影响,一是使他知道外国人欺负中国人,二是懂得了要多读书。这对于金庸能成为今日之金庸至关重要。
结束采访时,我们特意来到看潮的观塘,“海宁潮”已如约而至。水声喧哗,一如几十年前那个夜晚,还在做童子军的青年金庸就在这里露营。滚滚浪潮打破了他的梦境,也流泻在了他多年后的笔端。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和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都是以海宁为背景,仿佛是对家族的遥遥致敬。“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曾经灿若星辰的文人名士,不过是浪花一朵,只有家族血脉和文化传承像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你永远不会知道,它还将孕育多少传奇。
作者:《环球人物》记者李鹭芸 胡婷婷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