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01 | 来源: 环球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如今,各国都有专门与“五眼”对接的情报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澳大利亚信息理事会、加拿大通信安全局和新西兰政府通信安全局。
2012年12月加拿大智库“防务与外交事务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加拿大在“五眼”中作用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五眼”将全球分为五大区域,每个成员负责一区。
英国监测欧洲、俄罗斯西部、中东北非和中国香港。
美国负责监督中东、中国、俄罗斯、非洲和加勒比地区。
澳大利亚负责南亚和东亚。
新西兰负责南太平洋和东南亚。
加拿大监测的是俄罗斯和中国的内陆,以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尽管如此,区域划分并不意味着各方只能将其努力仅限于这些地区,而是它们对某些地区“负有责任”,却没有义务只监测这些地区。况且情报汇总后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评测。
发展至今,五眼联盟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信号情报合作,合作范围还扩大至人工情报、秘密行动、反间谍、地理空间情报、执法以及金融和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比如在海洋领域,五眼监测战略海域的航运交通;在航空航天领域,监测弹道导弹试验、外国卫星部署和空军的相关军事活动。
恐怖组织和武器交易也在五眼联盟的监控范畴,特别是现在它们对五眼成员的威胁与日俱增。五眼收集的情报和数据有助于政策制定,也对日常工作至关重要。这些日常工作,包括跟踪和识别恐怖行动,以及其他非传统威胁的可能来源。
斯诺登曾将“五眼联盟”描述为“超国家情报机构”,表示“它不遵守任何国家的已知法律”。他爆料说,“五眼”的成员一直在监视彼此的公民,并分享各自收集的信息,以绕过禁止监视公民的国家法律。
圈子
这些年,“五眼”成员之间也曾出现过一些紧张局面。去年5月,英国曼切斯特音乐会遭遇自杀炸弹袭击,美国有官员泄露了该事件的调查情况,英国就曾一度停止与美国之间的情报共享。
然而,这样的紧张不宜被夸大。
“五眼”历经70多年,5个成员国说着一样的语言,享有相似的文化、历史与体制,它们一直是铁杆盟友,是以美国为老大的核心朋友圈。
这种基于互信的情报共享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而成员的扩充会弱化这一优势,因此,“五眼”眼下不太可能再吸收新的成员。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