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01 | 来源: 姬鹏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万圣节 | 字体: 小 中 大
所以,当我们看到“人不人,鬼不鬼”对冲“要你管,你闭嘴”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劝架,而对于共识层面的达成,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过去我们强调代际问题,事实上,比起代际的问题,群体认知上的差距可能更为严峻。所以,对于胡适先生曾经提到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或许在当下社会中更为需要。
于此,在争辩中给对手以自由,给自己以约束。也只有如此大叔才能“好好说话”,女孩才能“择境而动”,要不然大叔将会陷入流氓主义的苛责之道,女孩将陷入叛逆主义破局之道。总之,谁也看不上谁,谁也不喜欢谁,在共处的世界中,唯有对垒的尴尬显得坚挺无比。
平心而论,这是当下社会缺乏共识思维的结果,人们太喜欢表达好恶,并以为这种自由无可辩驳。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对多元文明最可怕的打击。说到底,东方的和西方的并不遥远,万圣节和圣诞节并不完全不可接受,可最大的问题是,为何不能以借鉴的心态去接纳呢?
这似乎算是一个较为艰涩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深处在多元文明必由之路的交点上,这样的问题却又不可回避。文化的交融,科技的交融,基因的交融,流俗的交融,在某种程度上将越来越边界模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西方化,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东方化。从本质上讲,全球化让人类更接近人性。-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