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8-11-30 | 来源: 华尔街见闻 | 有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此外,据该媒体报道,北京西四环外的另一个项目,只有不到300位购房人排号,占到全部可售房源的50%左右。
深圳也是楼市降价传闻甚多的一个城市代表。近期,“深圳断供潮”、“深圳7折拍卖房”等传闻不绝于耳。据央视新闻,深圳市福田区某房产中介称,不少业主现在都将自己手中的价格下调10%左右,甚至有15%,即使在这样的下调幅度下,二手房成交量依然没有上升的趋势。一些中介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半年没有接单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深圳楼市甚至传出一则消息:“深圳房地产监管新规征求意见:上涨或下跌不得超过15%!”看来为了稳定市场,深圳要学股市搞“熔断”。
不过,有辟谣消息传出,表示这是误读,是误解。证券时报网报道称,深圳只是征求意见而已,而且是说调整幅度超过15%的要备案,并不是限制价格涨跌。
但对此消息网上依旧沸沸扬扬,市场将此理解为,15%暗示着深圳政府对于房价涨跌的最大容忍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下滑0.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3.3亿平米,同比增长2.2%,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增速最近三个月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下滑的状态,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看得出市场对房地产已经信心严重不足。
业主维权,政府维稳?
房价的调整和频繁出现的降价销售,总是伴随着业主维权事件的发生。这次,连维稳的也来了。
前日有媒体消息称,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网站显示,11月12日,萧山区蜀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蜀山街道房地产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首个地产维稳小组来了?
不过,在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网站已找不到上述《通知》,由于种种原因,该《通知》据悉已被删除。
据券商中国获悉,这份《通知》显示,为强化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妥善处理购房者的合理诉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经研究,成立蜀山街道房地产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因房价下跌,购房者也很心塞。此前,降价导致的业主维权事件就频频传出。
比如,9月20日,泰禾集团旗下的合肥院子“打折甩卖”的消息传出,从均价2万/平方米降至1.5万/平方米,最低1.3万/平方米,折价幅度25%至35%,因此有业主集体去售楼处维权。据21世纪经济报道,泰禾集团还证实了业主上门维权的消息,“涨价的时候也没见业主补钱给我们,但是一降价业主就来维权。”
再据腾讯《棱镜》报道,南京江北核心区的华润国际社区的老业主甚至上门“苦口婆心”的劝告新购房者要谨慎,据老业主测算,该项目的新盘价格28790元/㎡,即使开发商降低装修标准,也比买周边的二手房划算。链家的数据显示,华润国际社区二手房的均价为3.1万/㎡、
“只涨不跌”?楼市预期出现逆转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甚至包括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预期正在改变。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尹中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二手房中介机构的成交数据、土地成交数据以及房地产开发类上市公司的销售数据,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分析发现,二手房成交数据从6月份开始放缓,土地成交数据在第三季度开始下滑,房地产开发类上市公司的10月份销售数据下滑幅度较大。
具体数据来看,首先关于二手房成交数据。重点关注的13个城市成交量从6月份开始下行趋势,7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在6月基础上继续回落,8月份13城中仅成都成交环比小幅增加,其余12个城市的成交量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有7个城市的成交降幅环比扩大。
其次,从市场传导的逻辑看,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状况决定了土地市场的成交状况,9月的土地数据与8月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市场预期的较大变化。9月份百城土地单月供应建筑面积10402.6万平方米,环比8月份下降了20.4%;土地成交量方面,9月百城土地单月成交建筑面积7488.1万平方米,环比8月份下降5.1%;土地成交总价方面,9月份百城土地单月成交总价1766.3亿元,环比8月份下降26.5%。-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