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1-08 | 來源: 錢江晚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文無關
另外,陳主任說,不少急性大量飲酒的人雖然不至於到急性重症胰腺炎,也很容易導致胃粘膜的廣泛糜爛、潰瘍形成而出血,就是大家常聽說的喝酒喝到胃出血。
喝酒後摳喉嚨催吐
要小心賁門撕裂出血
還有壹點需要大家警醒。對於平時少喝酒或是不喝酒的人來說,偶爾喝酒喝大了,不少人會摳喉嚨催吐,以為吐出來了可以讓身體少吸收點酒精,殊不知這麼幹很容易導致賁門撕裂而出血。
就在不久前,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小魏,因第壹次參加公司的年終酒會喝了不少,酒量平平的他還沒結束就去廁所吐了兩回。回家後不習慣喝酒的他還是覺得頭暈、惡心,想著之前吐了以後人感覺舒服壹些,而且吐出來以後身體也能少吸收點酒精,便用手指摳喉嚨催吐。沒想到,幹嘔了幾下後,直接噴出兩口鮮血來,嚇得小魏當場就酒醒了,趕緊打車上醫院急診。
陳主任說,正常情況下食道和胃是向下蠕動的,催吐則是讓它們逆向蠕動把胃裡的東西送上來,這樣的做法對消化道的損傷極大。平時在給病人做胃鏡時,有人因不適會幹嘔,他在鏡下觀察到,兩叁下以後消化道粘膜就發生了改變,如果再持續下去就很可能水腫充血甚至出血。而在消化道逆蠕動的過程中,賁門位置所受的沖擊最大,因此很可能發生賁門撕裂出血。
這類出血雖不會像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那麼大量,小魏的出血估計不到200毫升,治療起來也簡單壹些,但相對更常見壹些。陳主任說,因摳喉嚨催吐至賁門撕裂出血的患者,每年都會接診20來例,且以贰叁拾歲的年輕人為主。
可減少喝酒對身體的傷害
雖然已有多項研究證明酒對健康無益,但中國的酒文化流傳了幾千年,壹時很難改變,聚餐喝酒較多常常是盛情難卻。那麼有沒有壹些比較巧妙的辦法來盡可能減少喝酒對身體的傷害呢?陳主任給大家總結了兩點建議,不妨照著試試。
第壹、避免長期大量喝烈性酒。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入40克的酒精,持續5年後肝髒就會出問題,而持續10年後則足以進展至肝硬化。那麼40克的酒精是個什麼概念?按照“酒精度數*酒的數量*80%”公式計算,100毫升50°白酒的酒精含量正好為40克。
第贰、避免空腹喝酒。因為當空腹時消化道對酒精的吸收會更充分更完全,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喝酒前先墊墊肚子酒量會更好,消化道裡的東西壹雜對酒精的吸收就會變慢變少。另外,喝酒前喝點酸奶也是不錯的辦法,可以預先保護壹下胃粘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