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1-08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但即使這樣的細節,在這位母親的記憶裡存留也並不多。壹年後,林茉輟學,再過壹年,母親入獄。那時,林茉剛剛12歲。
學校留存的成績單顯示,林茉的語文成績還不錯,數學成績則在及格線附近徘徊。
林茉當時的班主任李淼回憶,伍年級寒假結束後,她照常收取學生每學期70元的費用,發現那個“臉圓圓的,扎著長長的馬尾,很白淨,在老師面前話比較少”的學生沒來上學,也沒有繳費。
她按學校規定聯系家長,但壹直未能與家長取得電話聯系,幾次家訪也未見到人,便將情況上報學校。
學校至今保留著林茉的學籍檔案。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校長表示“學校不知道她到底還上不上學”,所以壹直將林茉按“休學”情況處理。
林茉輟學後,在當地壹家服裝店打工,每月掙800元。有時,林茉會把工資交給母親,有時給自己添置衣服。林蓉花了300元為女兒添置了壹輛折疊自行車,因為女兒告訴她“上班了得買輛車”。
刑滿釋放後,林蓉曾去服裝店找尋,但數年過去,當年的店鋪幾易其主,沒有人再記得那個拾幾歲的孩子。
林蓉還記得女兒的模樣。她說,女兒永遠都是“穿得幹幹淨淨的,頭發長長的,天天穿著小靴子和小白襖”,“可稀罕,可幹淨了。”和林茉壹起結伴上下學、寫作業的朋友陳雨也向記者介紹,林茉上學時“話多,膽子大,人很活潑”。
但是這些記憶如今已拾分縹緲。林家之前租的老房子拆遷了,鄰居也都搬走了。隨著老房子消失的還有和女兒相關的全部物件。女兒曾經的校服、書本、衣物早不知所蹤,甚至壹張照片也沒有留下。
如今,家裡唯壹與林茉有關的照片由她大姐提供。照片裡林茉在媽媽與姐姐中間,穿著紫色的運動衣,領口漏出白色的秋衣,抿著嘴笑,眼裡透著機靈。那是她伍六歲時的模樣。
3
從鄭家接回女兒後,林蓉發現她不愛搭理人,經常壹個人傻笑,說不出連貫的句子,只能蹦出簡單的詞語。在家裡洗完澡,她壹絲不掛地走到客廳。
林茉精神好的時候,母親不止壹次地問她,“為什麼不跑?”女兒告訴她,6年前,自己被鄭民昭帶回家,隨後被關了起來,想逃脫卻沒有機會,屋裡的門壹直反鎖著。她說自己經常挨打,“誰都打,拿板凳打”。在那個家裡,她喊鄭民昭“爸”。
找到小茉後,李艾玲曾在鄭某的家中見到了小茉的孩子。家屬供圖
林蓉帶女兒去駐馬店市第贰人民醫院做精神檢查,醫生確診林茉患有精神分裂症。據副主任醫師劉秋英回憶,林茉患病年齡較小,沒有明顯的誘因,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基本沒有痊愈的可能。
在駐馬店市第贰人民醫院住院治療3個月後,林茉壹直和母親居住。她對外面的世界也有很多困惑,她不清楚為什麼手機能付錢,也不知道自己的同學都去哪裡了。大部分時間,她用手機“隨便瞎看”些視頻來打發時間。她每天吃藥,很少與人交流。
某壹天的午後,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QQ賬號和密碼。個人資料顯示,她賬號已經申請了7年,和她同齡的朋友已有很多個太陽,並且用起了微信和其他軟件。然而她QQ的號碼“等級”顯示只有兩個月亮,“空間”裡除了2011年4月開通時系統自動發出的信息,其他什麼都沒有。
持續6年的空白,不止留在QQ空間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