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2-16 | 來源: 影視圈Magazine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吳京 | 字體: 小 中 大
在春節檔“合家歡”的日子裡,這部帶有末日氣息的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橫空出世,給了觀眾巨大驚喜。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被萬達“冷眼相待”的小破球絕地反擊
雖然“萬達中途撤資改投《情聖2》,導致《流浪地球》險些夭折”的消息,就目前看來是假,但從萬達並未參與其中,從某種意義上證實了萬達並不看好這部科幻片,卻是真。
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拿結果論反推,萬達的做法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國產科幻片壹直都是中國電影行業的重災區,能拍出來的沒幾部,口碑好的更是滄海壹粟。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但吳京零片酬之外,自掏腰包投資6000萬,支持國產科幻片;導演郭帆投了自己的全部身家900萬;制片人龔格爾賣了自己的車;演員們自降片酬;就連攝影指導都自己花錢買了幾百萬設備等行為,則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正是這份執著和付出,使得《流浪地球》有機會走到今天。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截止記者截稿,《流浪地球》的票房已達到32.84億元,超越《我不是藥神》,成為內地票房第伍。
而它以用時9天15小時突破30億票房的好成績,打破《戰狼2》用時10天15小時突破30億元票房的記錄。則使得更多人猜測,《流浪地球》很有可能壹鼓作氣成為中國影史上新的票房冠軍。
不過,無論這兩部電影誰是冠軍,吳京都是功臣之壹。至此,他儼然已成為了中國電影的“票房錦鯉”。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當然,破紀錄的時間先後,並不足以作為猜測成真的最終支撐,取消補貼和票價的上漲,才是決定《流浪地球》票房的關鍵因素。
“貓眼”數據顯示,《流浪地球》的平均票價突破40元,與去年同期的《紅海行動》相比,上漲超過20%。而今年初壹全國平均電影票價為 44.1 元,也比 2018 年年初壹的 37.3 元增長了18%,不少人將2019春節檔稱為“史上最貴”。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在票價上漲的基礎上,壹旦《流浪地球》也像當初的《戰狼2》那樣延長檔期,成為票房冠軍也就指日可待。
再者,縱觀2月份和3月份即將上映的影片名單,真正能威脅《流浪地球》的少之又少。
2月份只有同屬於科幻冒險的《阿麗塔:戰斗天使》,但真人動漫的屬性會使得受眾基礎大打折扣;3月份的《驚奇隊長》的確來勢洶洶,但口碑未解禁,壹切也還都是未知。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流浪地球》海外同受歡迎、壹票難求
近年來,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國電影和電影的藝術評價標准上,好像凡是票房成就極高的國產影片,都得益於國人自身的文化認同,和愛國熱情的捧高,實際上藝術價值不值壹提。
其實這本身就是壹種悖論,在國人就《流浪地球》到底是不是壹部好電影爭論不休時,它早就已經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受到來自不同價值取向的人們的喜愛。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流浪地球》在海外人氣有多旺?
它是國產電影首次以IMAX版本在海外上映的影片,2月5日北美和澳洲同步內地上映。排片規模達到47個城市,100+家影院,上座率高達90%。僅北美單日票房便超過了50萬美金,上映3天,北美總票房就已經破百,澳洲總票房超50萬澳幣。這對於在海外上映的華語電影來說,是極其罕見的。
甚至有部分美國網友在網上曬出了壹張2月8日的《流浪地球》排片表,不僅壹票難求,售票情況更比美國電影《樂高大電影2》還好。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雖然韓國網友忍不住酸言酸語,但大部分外媒都給予高度贊賞,紐約時報認為“中國電影終於加入太空競賽”、《福布斯》評價“影片接近好萊塢大片,但同時又展現了自己的特色,表達出了愛國主義但並沒有上升到極端的民族主義”……
就連“卡神”詹姆斯·卡梅隆都發文“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順利,也祝中國的科幻電影之旅好運。”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有些國內網友因為不認同《流浪地球》,所以在豆瓣上惡意打低分,於是影片的粉絲便開始給豆瓣APP,在軟件商店中打壹星差評。反觀相對平靜無爭的IMDb,外網觀眾給出的評分是7.9,可見從大眾審美來看,《流浪地球》確實有其可取之處。
不管是美譽還是污名,不可否認,《流浪地球》開啟了國產科幻片的新紀元。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爆款影片遵循的叁大規律
隨著中國電影工業技術的發展,資本的進入以及民眾消費習慣的改變,高票房影片在當下是層出不窮,記錄總能被輕易打破。
以最近兩年來的《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雙》以及《流浪地球》來看,不難發現爆款大致都會遵循以下叁大規律。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首先,影片要有最基本的民族認同感、文化符號,和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對觀眾起到引導作用。
《戰狼2》就是最好的例子,壹些極端的網友甚至認為這就是愛國者的勝利,除了情感引導,影片本身實屬平庸,與高票房不符,這種態度同樣延續到了《流浪地球》。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正如有媒體評價:
多年來,我們已經看了許多像《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星際穿越》這樣壹些優秀的作品,但卻是第壹次在賽博朋克風格的地下城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和文化元素,並在壹場關於整個地球的生死存亡救援行動中,不斷尋覓並發現自己的家鄉坐標。哪怕是那句被許多人批評出現太多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壹條;開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也因為文化語境上的認同感而壹時間成為了互聯網上的熱門。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文化認同不僅是中國觀眾,對全世界的觀眾來講都是壹樣。當你覺得《流浪地球》的最後不應該只有中國人在掙扎著拯救世界,沒有美國人的身影。便說明過去的幾拾年間,好萊塢電影的文化植入已經在中國做得相當成功。
中國某些觀眾能接受別人家文化的熏陶,換成自己家的,怎麼反而感到不自在、要批判了呢?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其次,國產影片在題材和類型上仍有很多空白留待創新,影視創作者不能只看到過往的成功案例,壹味復刻,而要大膽創新,以新的東西來吸引和刺激觀眾。
《無雙》應該是近些年來最成功的香港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成績斐然。它雖然還是在講警與匪、黑與白,卻加入了懸疑反轉的元素,從劇本上下功夫,讓觀眾出乎意料。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但《無雙》爆了之後,有媒體統計,2019將有近30部犯罪懸疑片接連上映。這種急著復制成功作品的想法,極大的可能是站在前人的陰影下哭泣,如今的觀眾真不是可以隨意糊弄的。
第叁,要用觀眾喜歡的電影語言和最先進的電影技術來拍攝、制作電影。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很多時候並不是觀眾排斥文藝片,而是導演對觀眾不夠友好,夾帶私貨、故弄虛玄,使得觀眾不知所雲,比如前段時間上映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文藝片導演可以堅守自己的底線,不討好觀眾,但也不需要以高人壹等的心態審視和考驗觀眾。當然,如果你有自信像庫布裡克那樣我行我素,還能導出《2001太空漫游》這樣的影片,就另當別論了。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先進的電影工業技術對於科幻片、東方魔幻片以及盜墓片等來說,都是重中之重。有時哪怕故事講得再好,畫面首先不堪入目,觀眾也不會買賬。《流浪地球》成功的第壹步,便是做出了硬科幻該有的視效感。盡管客觀上講,它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和遺憾,但在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當下,它已經很好了。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
從去年年底,大家人人自危,嘴上說著影視寒冬期;到如今春節檔,以6天57.9億元的成績,破了去年7天56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大家更加意識到,爆款好電影的重要之處。
想做出爆款,就得耐得住性子,靜等《流浪地球》的下壹個好消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