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2-16 | 來源: 融資中國雜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表:《偶像練習生》對贊助商的品牌貢獻度
資料來源:DataStory
而在偶像成團之後,他們的每壹次代言、每壹張專輯、每壹次綜藝節目和演出都能帶來相應的收益。從《偶像練習生》出道的 NINE PERCENT,成團壹個月就拿下了9個品牌合作,包括8個代言和1個推廣大使;宣布由其的代言產品Innisfree(悅詩風吟)的官方微博,評論量超過18萬,轉發量超過254萬,與之前品牌宣傳寥寥無幾的轉發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這家2012年才進入中國韓國化妝品牌,在天貓2018年雙拾壹全品類預售量TOP20中已經排至第7位,超過了蘭蔻、歐萊雅、百雀羚等高端品牌,僅次於保潔和Olay這些老牌日化巨頭;而從買家的評論中也不難發現,這其中有大量買家都是源於對自己偶像的“為愛付費”;為支持自己偶像的事業,產品本身的效果反而不是粉絲們所看重的,這就是粉絲經濟的力量。
圖表:2018年“雙拾壹”預售量TOP20店鋪排行榜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購買代言產品還只是粉絲消費的壹小部分,直接募資往往才是粉絲消費的大頭。以《創造101》為例,根據Owhat和摩點集資的數據顯示,比賽期間僅第壹名孟美岐的募資金額就達到了1285萬元;保守估計,整個節目所有選手的募資總額超過了1億元;這筆巨款中的壹部分是用來打廣告、制作偶像周邊產品,還有很大壹部分用於直接向偶像投票。在剛剛過去的SNH48總決選中,前66名總票數合計297萬票,折合人民幣已經過億,加上其他參加總決選的成員的總票數,以及周邊、握手會、合影、廣告、直播等,僅今年總決選環節,SNH48的收入即可達到約2億元。
圖表:我國偶像產業的運營模式(以《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為例)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