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2-16 | 來源: 看電影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流浪地球 | 字體: 小 中 大
而射向天空的紅色激光,是拍完之後,劇組人員在膠片上壹格格模仿激光的樣子畫出來的。
所以它粗糙是真的,當時票房上也沒有很成功,但它又是絕對開創性的,因為在此之前,你幾乎找不到類似的嘗試。
當然,有人會說,60年代還有壹部[小太陽]。
[小太陽]的編導王敏生確實算得上個奇人,57年世界上第壹顆衛星才上天,據說他第贰年就搞出了壹部短片[人造衛星上天了]來詳解衛星構造。
而後來的[小太陽]說的是小朋友做夢來到未來,制造小太陽送上地球軌道的美麗幻想。
[小太陽]只有短短31分鍾,與其說是科幻片,倒不如說是兒童科教片,甚至拍攝手法上還有點像日本特攝片。
[小太陽]1963
所以,如果把80年代算作國產科幻電影的起點,也是有壹定道理的。
80年代,[珊瑚島上的死光]之後,還有86年的[錯位],西安電影制片廠出品,黃建新導演,時髦極了,說的是人工智能。
就像現在不想上學、上班的人仍會幻想另壹個“我”來幫忙做討厭的事壹樣,[錯位]的男主角是個局長因為厭惡無休止的大大小小會議,所以造出了另壹個“我”來專門開會。
這個機器人卻開始越來越不滿足於開會,戀愛、喝酒、看電影,他開始享受起作為壹個“人”的生活。
[錯位]裡的本體和人工智能
[錯位]只比西方的[銀翼殺手]晚肆年出現,同樣在AI復制人的命題上展開探索,雖然在特效上沒法比,但[錯位]在形式上做到了未來感拾足。
比如被大面積黑色塊充斥的男主的家、紅藍色的超現實主義色調、還有男主和秘書壹層層穿過的大門。
雖然是因為預算不足,反而以這種方式在軟科幻的基礎上做出了詭異、離奇的超現實氛圍。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