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9-03-04 | News by: 淘漉音乐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罗大佑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写词这件事上,罗大佑真是天才,高出旁人不知几个段位。
乐评人李皖曾说:
罗大佑罕有文字上无可挑剔的词,作为一个词作家,他缺少洗练文字的能力,往往语义纠缠重复,思维比较混沌。
但恰恰是在混沌的思维里,罗大佑创造出了惟他独有的文字。
伟大的词作,从来不是因为词句之功,而是文体创新,意境气韵独到,情绪、精神或思想卓越,道人所未道。
在《晓说》里,高晓松就拿《光阴的故事》举过一个例子: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他说:“你看,罗大佑只改了几个字,从一个人到两个,从等待到流泪再到回忆,就把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勾勒得如此细密,这种独创的三段式表述,别人学都学不来。”
也难怪在那一代文艺青年的心中,罗大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不论是写批判,还是写柔情,在作词的格局、技巧上,都让其他人连尘都望不见。
记得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里,高晓松写了一句歌词:“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从那时候起,就没人能擦去。”
后来高说:“那些字,就是罗大佑的歌词。”05
然而时代总是匆忙的。
被推崇、被景仰者如罗大佑,也躲不开时间的冲刷。
随着岁月更迭,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那些激荡过的胸怀,烟火渐次熄灭,那些曾经呐喊的年轻人,也一个接一个步入中年。罗大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过去时代的标签。
曾经,他的《爱人同志》狂卖53万张。之后专辑的销量,一张张走低。为了不让唱片公司承担损失,他自费出版了《美丽岛》。
那时,李宗盛开始半隐居做起吉他,华语乐坛已经是周杰伦的天下,李宇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蓄势待发,毛不易才不过刚刚10岁。曾经属于罗大佑的那个时代,早已悄然落幕。
2017年,时隔13年后,罗大佑才出版自己的新专辑《家III》。整张专辑充满了温情,再也没有批判,再也没有愤怒,开始关照日常生活的细腻。许多人听罢都深感诧异:
这还是罗大佑吗?
连当初赶去上海听演唱会的许知远也在《十三邀》里问:“作为一个时代的反叛者,罗大佑怎么变得像个温情的老人了?”
可实际上,早在《家》发行时,时任滚石企划经理的詹宏志就说:“《家》的风格,证明罗大佑‘抗议歌手’的身份是十足的谎言。”而自始至终,罗大佑都没有将自己定位为“抗议歌手”,没有将“愤怒”当作自己的标签。
他说:
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作为一个青年人,我只是说了我自己想说的话。
时过境迁,人生漫漫。
出《家III》,日渐老去的罗大佑也只是在最合适的时间里,说着自己最想说的话。
早些年,罗大佑与张艾嘉相恋,结果发现相处是另一回事,两人匆匆分手。
后来,他在丧父之时与李烈结婚,结婚后发现两人并不属于一个世界。
从那之后,罗大佑心如死灰,甚至在《鲁豫有约》里发誓说,自己这辈子都不会结婚了。哪料到人生如戏,最后还是遇到了心爱的人,年过半百,还有了一个女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