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9-03-04 | News by: 淘漉音乐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罗大佑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从此,罗大佑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家庭,内心开始变得温润。
许知远为此感到些许神伤时,罗大佑却十分清醒地问:“现在这个时代,还需要我这样一位愤怒的老人家吗?”
许说:“可滚石的贾格尔,老了还那样。”
罗笑道:“对对,但我是罗大佑啊。”
一个人是不能抓住所有时代的,一个人也无法占领每个时代的荣光,他所能思索和表达的一切,已经停留在往昔。
罗大佑并不迷醉于去做一个反叛的引领者,他只是尽可能多地去表达自己。
就像他在随笔《昨日遗书》中写的,人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阶段,人在往前走,风景也在往前。当年的他,见过一个紧张时代的汹涌,有过发声的选择,在一个松松垮垮的新时代里,他也有权退回内心,去感受生活温情。
他并没有刻意保持姿态。只是恰好,在那个年代,他说出了许多人想说的话,看清了许多人看不清的东西,做到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早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记者问他:“你害不害怕被人遗忘?”
罗大佑笃定地说:
不怕,我是以创作为主的。只要我死之后,我的歌还能流传下去,我的歌还在,记不记得我,都没有关系。
幸运的是,他早就做到了。
他在音乐中留下的情感,注定会像高晓松那首歌里吟唱的一样。
一旦刻在了时间的墙上,就再也没有人能擦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书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