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05 | 來源: 娛影視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綠皮書 | 字體: 小 中 大
3月1日,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3個獎項的《綠皮書》在中國公映。獲獎之前,《綠皮書》在影迷那裡就呼聲甚高,獲獎之後,公映信息與海報等短時間內刷了屏。作為近10年來在中國評分最高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的票房狀況,能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對奧斯卡電影的接受程度。
綜合各方面數據,可以基本肯定,《綠皮書》在中國觀眾這裡,不僅是本屆奧斯卡獲獎電影口碑最好的作品,也是最為大眾化、具有壹定商業號召力的電影。喜劇元素、豐富的細節、飽滿的人物形象,使得這部文藝片擁有了接近於商業片的看點。比起票房數字,更值得觀察的是,中國觀眾為何偏愛這個以1960年代美國膚色歧視、種族沖突為背景的故事。
《綠皮書》是壹種專為當年黑人編寫的壹本旅行指南,電影裡奮斗到上流社會的黑人鋼琴家唐,受邀到種族歧視依然比較嚴重的南部為各地成功人群進行表演,在巡演路上,唐遭遇了不能住白人旅館、不能進高檔餐廳吃飯、被警察羞辱的惡劣待遇,而應聘為唐的司機的白人托尼,從壹開始對黑人有偏見,到數次為唐挺身而出,兩人建立了友情。結尾時唐帶壹瓶酒前往托尼家壹起慶祝聖誕的場景,動人而溫暖。
《綠皮書》讓人喜歡,首先還是電影本身的魅力,它有著經典電影的設置與結構——白人為黑人服務顛覆了以往同類題材主角的身份定位,是壹種很強的戲劇沖突,但在處理這壹沖突的時候,又使用了春風化雨般的細膩手段,不會給觀眾造成不適感。故事的壹波叁折,敘事上反轉手段的嫻熟使用,幽默的對白與音樂元素的介入,也讓它的劇情令人牽掛,進入故事之後難以放下。
對於友情與家庭的刻畫,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也是熟悉、親切的。唐與托尼在車裡就吃與不吃炸雞的爭論,托尼故意挑戰唐對於禮儀與整潔方面的高要求,唐最後放松下來與托尼壹起“惡作劇”……這些損友之間的互相調侃、捉弄,內在藏著友情滋長的痕跡。這樣屬於男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是自然、舒適而放松的。在中國喜劇電影中,乃至在現實生活裡,男人這樣表達友情的方式比比皆是。
托尼壹家財務緊張但生活充實,壹大家人壹起吃飯聊天時所傳遞出的家庭觀念,亦是中國家庭對“整整齊齊壹家人”的目標追求。這樣的家庭給人以安全感與眷戀感,托尼在活動結束後冒著大雪上路,趕在聖誕夜這天回家,彰顯了家庭凝聚力的強大。托尼與妻子之間的感情,有笨拙也有甜美的壹面,唐幫助托尼給妻子寫優美的信,讓電影裡有關夫妻感情的描寫,得到了平實的落地。托尼妻子在唐登門拜訪的時候,毫無障礙地擁抱了唐,除了感激感謝之情,更有壹種突破種族偏見之後的大愛洋溢而出。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