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06 | 来源: 澳嘉集团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不容易被“白人“接受,而是他们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或者自己干脆就不想选择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其实,世界各地无论哪里都有友善的人,和刻薄的人,如果我们愿意去努力融入他们的圈子,相信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还有一点让我体会比较深的就是因为我们自身一些“不够礼貌的行为”造成美国人的不友好。比如我们家会定期去中国城采购,好几次都遇到抢车位的情况,明明等了半天打着转向灯,但还是被其他中国人直接开进去了。
还有一次,我们看到了一辆车在直行道上打着左转灯,后面跟着一辆警车,向她响了好几次警铃,可是那辆车还是左转了。当时那位警察非常生气的下了车,这位可怜的车主可能不太懂美国的交通规则,才造成了这样的困境。
或者在餐厅用餐的时候,说话声音很大,就会得到一些其他顾客的白眼;排队时候,不太注重personal space个人距离(这个美国人很在乎),也会受到不友好的提示等等,但在很多时候,这些都和你的肤色无关,更多是因为自身的行为。
Self–identity自我认识很重要!
Self-identity,自我认识,这个对于很多非白人、但却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其实是一件比较挣扎的事情。在有些家庭,父母很少会和孩子讨论移民啊,华裔啊这些相关的话题,所以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对自己的祖籍意识并不强,或者说是比较模糊的。
到了小学,会接触学习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方面的课程,孩子才被敲脑袋,哦,原来我是黄种皮肤,祖籍源于亚洲。
我弟弟总开玩笑说他幼儿阶段被我爸爸“洗脑”了,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才造成他当时在Fresno读书时比较自卑。慢慢的,他受了更多教育,学了美国历史,交了朋友,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且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会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就像我弟弟的说的那句话: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啊!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