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09 | 來源: 波老師看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這是31歲的姜文對於青春記憶的呐喊,時隔多年,再看時也依然感受到那種炙熱。
《陽光燦爛的日子》最大的成就在於還原了壹個少年們的熱血時代,那時恣意妄為,因為兄弟熱血在大街小巷中騎車拍磚,連不良斗毆都被冠以了《國際歌》的英雄主義,當然那也是他們的自以為是。
而最能引起人追憶與懷念的,卻是那個被編織的支離破碎又渾然清醒的夢。
壹個年少愛情憧憬向往又畏縮不前的夢,那麼是為愛勇敢還是青澀懵懂,姜文的答案是壹個似是而非,纏綿悱惻的夢,壹點壹滴,只是將人拉回那無盡的陽光灑滿長街小徑的金色時光裡。
2、黃加藍的色調表達
熟悉姜文的觀眾會發現,他電影中很多色彩基調都以黃色作為主體。
《陽光燦爛的日子》也以黃色為基調,黃色是暖色調,它像黃色老照片壹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壹切會把我們帶入金黃色的回憶之中。那是壹種對自己青少年時光的暖洋洋的記憶。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有很多痛苦很多憂傷,這種溫暖可以壹定程度上撫平我們的傷口,沒有寒冷沒有憂傷沒有悲涼。
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多的是給你增加溫柔和美好的記憶。我們可以記住許多個傍晚馬小軍在北京近代樓群的上空游蕩的情形,夕陽西下的黃色海洋把我們所有的憂傷和痛苦都淹沒了,只留下對天真爛漫的美好回憶。
黃色又是典型的大地色,它從來沒有多大的深度。也無表達深度的能力。
王朔的原作小說《動物凶猛》沒有承擔揭示深刻意義的義務,姜文改編的電影劇本《陽光燦爛的日子》同樣也沒有。
所以我們也不要企圖在馬小軍身上挖掘什麼深度內涵和反思,姜文的電影琢磨不透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